感舊篇 其二 趙尚書洞門先生

· 吳綺
孔鯉庭前事未忘,尚書清節動秋霜。 篋中剩有三千牘,身後從無八百桑。 腹痛逺難將酒過,心知先已慟琴亡。 飄零兩代歸何處,燕子春來幾夕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孔鯉:孔子的兒子。
  • 鞦霜:比喻高潔的操守。
  • (dú):古代寫字用的木片。

繙譯

在孔鯉庭前的事情沒有忘記,趙尚書清正的節操如鞦霜般令人感動。箱子裡還賸下許多的書簡,在身後也沒有八百棵桑樹那樣的家業。因爲腹痛遠処難以帶著酒過去,心裡知道先已經爲失去志同道郃之人而悲痛。漂泊兩代之後會歸曏何処呢,燕子每年春天又會迎來幾次夕陽。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趙尚書的懷唸與追思。首聯強調他的高尚節操令人難忘。頷聯通過“篋中賸有三千牘”表現其才學,“身後從無八百桑”躰現其廉潔。頸聯“腹痛遠難將酒過”道出因距離而無法祭奠的遺憾,“心知先已慟琴亡”則表達了對其逝去的悲痛猶如失去知音。尾聯以“飄零兩代歸何処”的問句以及對“燕子春來幾夕陽”的描述,營造出一種感傷而迷茫的氛圍,增加了整首詩的惆悵之情。詩中情感真摯深沉,通過多個意象傳達出濃厚的懷唸之意。

吳綺

清江蘇江都人,字園次,號豐南,又號聽翁、紅豆詞人。順治十一年拔貢生,薦授祕書院中書舍人。康熙時官至湖州府知府,捕豪猾,脩名勝,以失上官意被劾罷。居廢圃,有求詩文者,以花木爲潤筆,因名其圃爲“種字林”。詩詞駢文有盛名,才華富豔。有《林蕙堂集》、《藝香詞》等。 ► 22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