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友歎

· 謝翱
昆吾莫邪輕毛錐,平生故人皆引去。 剡溪之皙絳邑黔,獨與石君作一處。 中書間起免冠謝,輒被溺冠仍嫚駡。 見幾自媿後穆生,正恐髠舂不與赦。 有時怒髪豎相如,熟視蒙恬挽其鬚。 泓尤淪棄敢自愛,老龜支床息猶在。 荆山風雨朝暮號,璞在吾懷足何罪。 恨不雪恥酬諸姬,背水一戰漢爲池。 楮生不改舊邊幅,三褫何但高閣束。 客卿騎項百折磨,猶恐玄能赤吾族。 此時不平義重生,陽城裂麻欲死爭。 平生國士立橋下,誓死守此漆身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昆吾:古代寶劍名。
  • 莫邪:古代寶劍名。
  • 毛錐:即毛筆。
  • 剡(shàn)溪:水名。
  • :膚色白。
  • 絳邑:地名。
  • :黑色。
  • 髡(kūn):古代一種剃去頭髮的刑罰。
  • 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鉢裏搗掉皮殼或搗碎。
  • :清水一道或一片叫泓。
  • 荊山:山名。
  • :含玉的石頭,也指沒有琢磨的玉。
  • 楮(chǔ)生:紙的代稱。
  • 褫(chǐ):剝奪。
  • 客卿:古代官名。

翻譯

昆吾劍和莫邪劍輕視毛筆,平生的故交好友都紛紛離去。來自剡溪皮膚白皙和來自絳邑膚色黑的,只有與硯石在一起。在中書省中有時起來摘下帽子請罪,卻總是被按着頭戴上帽子還被辱罵。看到苗頭自己慚愧不如後穆生,正擔心遭受髡刑和舂刑且不被赦免。有時像憤怒的藺相如頭髮豎起,仔細看着蒙恬在挽着鬍鬚。清水也被拋棄怎敢自愛,老龜靠着牀休息氣息依然還在。荊山風雨早晚呼號,美玉在我懷中又有何罪過。遺憾不能洗刷恥辱報答各位姬姓之人,像背水一戰讓漢水成爲護城河。紙還是不改舊日的模樣,多次被剝奪何止是高高擱置。客卿遭受各種磨難,還是擔心玄能讓我等滅族。這時正義之氣重新滋生,陽城撕裂麻布想要拼死相爭。向來的國士站在橋下,發誓堅守此地哪怕漆身吞炭成爲啞巴。

賞析

這首詩借「文房四友」的遭遇來表達內心的感慨與憤懣。用昆吾劍、莫邪劍與毛筆對比,暗示了文人的某種困境和無奈。詩中描述了種種不公正的待遇和被輕視的情境,以及對自身遭遇的感慨和不平。其中通過一些歷史人物的形象來影射現實,展現出作者對所處環境的不滿和抗爭的精神。大量運用典故,增加了詩歌的深度和內涵,也讓情感的表達更爲複雜和隱晦。整體意境較爲悲憤,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思考和情感寄託。

謝翱

南宋愛國詩人,“福安三賢”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號宋累,又號晞髮子,原籍長溪人,徙建寧府浦城縣(今屬南平市浦城縣)。度宗鹹淳間應進士舉,不第。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開府延平,率鄉兵數百人投之,任諮議參軍。文天祥兵敗,脫身避地浙東,往來於永嘉、括蒼、鄞、越、婺、睦州等地,與方鳳、吳思齊、鄧牧等結月泉吟社。 ► 2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