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斜侵浦:斜斜地延伸到水邊。「浦」(pǔ),水邊、河岸。
- 曲抱山:曲折環繞着山。
- 琴書:琴和書籍。
- **枕簟(zhěn diàn):枕頭和竹蓆。簟,竹蓆。
- 累日:多日。
- 頭無櫛(zhì ):頭不梳櫛,即不梳頭。櫛,梳頭髮。
- 雙戶:兩扇門。
翻譯
瓜地斜斜地向着水邊延伸 ,茅草屋曲折地環繞着青山。在青蔥的竹林裏擺放着琴和書籍,在翠綠的綠蘿叢中有供人休憩的枕頭和竹蓆。好多天沒有梳頭打理,像那飄浮的雲朵一樣內心悠然閒適。往日的朋友交往漸漸變少,白天也常常把兩扇門關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日山居的清幽畫卷。開篇「瓜地斜侵浦,茅堂曲抱山」,詩人寥寥幾筆就勾勒出山居的地理位置和周圍景緻,瓜地與水岸、茅堂與青山相互映襯,呈現出一種自然質樸的美。「琴書青竹裏,枕簟綠蘿間」,進一步刻畫山居生活場景,琴書置於青竹之中,枕簟處於綠蘿之間,營造出一種高雅、靜謐的氛圍,表現出詩人遠離塵世喧囂,陶醉於自然懷抱的心境。
「累日頭無櫛,浮雲心自閒」,由景入情,通過「頭無櫛」這種不拘小節的生活細節,體現了山居生活的隨性灑脫;將自己的心境比作「浮雲」之清閒自在,生動地傳達出詩人內心淡泊寧靜。尾聯「交遊漸稀少,雙戶晝長關」,寫出詩人與外界交往漸少、閉門獨處的狀態,強化了山居生活的寧靜孤寂之感,但在這份孤寂中卻蘊含着一種主動的選擇,流露出詩人享受這種遠離塵世、怡然自得的生活態度。整首詩景情交融,充分表現出詩人對山居生活的喜愛與對閒適心境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