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鮮 其五

茅土開封日,符章鎮國時。 朱䝉通漢使,玄牡奉殷祠。 獄訟邦人嚮,宗祧世祚埀。 從今千萬嵗,與國共無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茅土:指王、侯的封爵。古代天子分封諸侯時,用白茅包土授予諸侯,象徵授予土地和權力 。
  • 符章:符節印信等憑證。(fú),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徵調兵將用的憑證;,指印信,如印章。
  • 朱蒙:傳說中高句麗的開國君主。這裏借指朝鮮地區。
  • 玄牡:黑色的雄馬。玄,黑色;牡,雄性的鳥或獸。
  • 殷祠:盛大的祭祀。殷(yīn),豐盛、盛大。
  • 獄訟:訴訟案件。
  • 邦人:本國人,這裏指朝鮮民衆。
  • 宗祧:宗廟,引申爲祖先的祭祀。(tiāo)。
  • 世祚:世代的福祿、綿延的福氣。祚(zuò),福氣。

翻譯

在分封諸侯的日子,身攜符節印信鎮守國家之時。朝鮮地區與漢朝使者溝通往來,獻上黑色雄馬舉行盛大的祭祀。訴訟案件都要聽憑首領裁處,民衆心向其政令,祖先的祭祀世代傳承,福氣綿延。從今往後千秋萬代,這個國家將國運長久無盡期。

賞析

這首詩主要表達對章有常出使朝鮮的某種期望與對朝鮮國家的誇讚祝福。開篇「茅土開封日,符章鎮國時」描繪出朝鮮受封建國,肩負着守護國家重任的氣象。「朱蒙通漢使,玄牡奉殷祠」用典體現朝鮮與外界的交流及對祭祀的重視,使詩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獄訟邦人向,宗祧世祚垂」則刻畫了朝鮮國內秩序井然、傳承有序的良好風貌,民衆服從政令,祭祀不斷,福氣綿延不絕。最後「從今千萬歲,與國共無期」直接表達祝願,希望朝鮮國家長久昌盛,寄託了和平、昌盛的美好願景 。整首詩內容典雅端莊,以歷史與現實的勾勒,展現出對異國國度繁榮延續的祝福之情。

王汝玉

明蘇州府長洲人,本名璲,以字行,號青城山人。少從楊維楨學。落筆數千言,文不加點。年十七中浙江鄉試。洪武末以薦攝郡學教授,擢翰林五經博士。永樂初進春坊贊善,預修《永樂大典》。聲名大噪,出諸老臣上,遂被輕薄名。後坐解縉累,下詔獄論死。有《青城山人集》。 ► 5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