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城道中

· 李裕
褒斜通蜀漢,百折擁岡巒。 崖際戍樓出,山腰棧道盤。 霜林萬葉盡,茅屋幾家殘。 少憩雞頭石,猿啼落日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褒斜: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褒斜道是古代長安穿越秦嶺通達漢中、四川的主要道路。
  • 戍樓:古代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 雞頭石:石名。

翻譯

褒斜道路通向蜀漢,百次轉折環繞着山岡山巒。 山崖邊上有戍守的城樓出現,半山腰上有棧道盤旋。 經霜的樹林中萬片樹葉都已落盡,幾戶人家的茅屋也已殘破。 稍微休憩在雞頭石處,猿猴的啼叫伴着落日的寒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褒城道中的景象,展現出一種蒼茫、古樸的意境。詩的首聯點明褒斜道的重要地理位置及道路的曲折。頷聯具體描寫了戍樓和棧道,突出其奇險的特點。頸聯通過霜林和殘屋展現出蕭瑟的氛圍。尾聯則以雞頭石和猿啼落日進一步渲染出清冷的感覺。全詩生動地刻畫了古道周邊的景緻,使讀者能感受到那份歷史的滄桑與自然的靜謐之美。

李裕

明江西豐城人,字資德,號古淡。景泰五年進士,擢御史。天順中巡按陝西,上安邊八事。成化中遷右都御史,時李孜省貴幸用事,恨吏部尚書耿裕,以裕代之,故聲名頗損。 ► 1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