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蘇編修游東明山詩

· 宋濂
東明勝槩實佳哉,圖畫天然八面開。 雲影入簾紛似絮,巒光染袂緑於苔。 學書猶憶臨池寫,采藥曾經帶雨栽。 祗為魚龍期變化,致令猿鶴互驚猜。 數莖白髪雖侵鏡,百鍊丹心不作灰。 中使傳宣承顧問,東朝進講每低徊。 月移禁掖藏書署,花壓瀛洲視草臺。 豈意衰齡霑異渥,因兹勝賞得重陪。 丁寧杉桂無竒句,約束溪山屬駿才。 倚杖指林尋故跡,賜衣濕雨借新焙。 名編逓玩叢如筍,嘉卉當筵粲若杯。 松䑕沿窗行且偃,山禽窺客去仍來。 但知笑齒時頻啟,何事愁腸日九回。 寄語山靈休厭我,㸔花莫待作詩催。
拼音
宋濂

宋濂

宋濂,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漢族,祖籍金華潛溪,至宋濂時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啓、劉基並稱爲“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爲“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爲“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爲太史公、宋龍門。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爲“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臺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爲其後“臺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爲《宋學士全集》(亦稱《宋文憲公全集》或《宋學士文集》)七十五卷。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