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鄭奉常先生讌集詩韻

· 宋濂
我生空負月臨奎,文學何曾遂昔期。 栁子未成非國語,匡衡徒患作人師。 探珠赤水欣同調,結屋青蘿得所依。 泉石要為中世托,姓名豈料九重知。 東西御饌嘗分賜,出入天門更不疑。 虎籞秋嚴威閃閃,龍樓日轉影祁祁。 年華自覺隨流水,造化誰言類小兒。 别夢屢形分講席,歸田一似舊游時。 常隨采藥衣霑霧,㡬度尋花屨帶泥。 投老幸知同臭味,此生端不慕輕肥。 芳筵夜秩桮行數,絳燭春融客醉遲。 一代耆英都在坐,百年文獻欲還誰。 獨憐鄴下支離叟,莫鬭長安絶妙辭。 頼有西風吹酒醒,搔頭向月謾賡詩。
拼音
宋濂

宋濂

宋濂,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漢族,祖籍金華潛溪,至宋濂時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啓、劉基並稱爲“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爲“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爲“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爲太史公、宋龍門。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爲“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臺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爲其後“臺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爲《宋學士全集》(亦稱《宋文憲公全集》或《宋學士文集》)七十五卷。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