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吳茂申先生二十四韻

壑舟隨化盡,井逕與時遷。 宦是中朝舊,身同絶域捐。 故廬悲向篴,流水斷鍾絃。 撫往山河邈,傷今涕泗漣。 公才實邁等,吾黨共推先。 秋巻馳聲大,玄亭問字駢。 素風安几硯,雅量納蘭荃。 世服平輿鑑,人來剡曲船。 南宫艱一顧,北部赴三銓。 小邑栽花暖,行春濯錦鮮。 坤維俄震蕩,國歩屢迍邅。 痛哭誠何補,崩奔止自憐。 歸田仍素業,冶性有詩篇。 目斷方中日,心懸尺五天。 吞聲惟飲泣,黙照似逃禪。 神理原無昧,支離遂不痊。 哲人長已矣,雅道信終焉。 宿昔追趨久,生平盼眄偏。 每聞雌霓賞,時共竹林眠。 白雪吟徴和,青山隠結縁。 不堪尋舊蹟,那忍度新阡。 橘變嗟難問,芝焚嘆幾全。 中郎求貌似,有道待碑傳。 朗咏孤臣句,悲魂倍黯然。
拼音

朱鶴齡

明末諸生,字長孺,號愚庵,吳江人。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年七十八歲。穎敏好學,初專力詞賦,嘗箋註杜甫、李商隱詩,故所作頗出入二家。入清,屏居著述,晨夕不輟,行不識途路,坐不知寒暑,人或謂之愚,遂自號愚庵。及與顧炎武友,思覃力於經學,頗有造詣。有《愚庵小集》。 ► 3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