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姪追述嚴陵别意

· 宋濂
結髮與子交,二十又五春。 手足雖殊體,肝膽寔同身。 朝帷接觴翰,夜幌抱衾裯。 殷勤忠欵意,寂寞采真遊。 親暱物所忌,一旦忽東西。 剛腸固無淚,不覺萬行啼。 子時惜我出,餞至□溪濆。 離家二百里,不忍兩相分。 情深忘道逺,猶謂咫尺間。 行將過嚴瀬,勒轡子當還。 子方執手泣,胡可便暌離。 中情一如河,東流無止而。 流水到海止,唯潮兩度來。 將心比潮水,一日幾十廻。 欲别不成别,背顔強登舟。 子騎白馬去,十步九回頭。 出倚颿柱望,望望苦逾濃。 馬首出復沒,漸入烏龍峯。 峯高在天半,未晚涵日車。 巖阿人已隐,恨不鏟嵯峨。 身雖逐棹發,魂則隨子征。 暝泊蘆花渚,寤言呼子名。 迤邐向前馳,徘徊宣歙間。 李白題詩處,蹋蘚升孱顔。 升高欲為樂,念子翻成愁。 想子已抵家,伯仲聚綢繆。 自此積繁思,思繁如棼絲。 柰何三月久,不得子音徽。 客鴻未返塞,夜鵲尚飛南。 俚辭冩中悁,一歌百慮覃。
拼音
宋濂

宋濂

宋濂,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漢族,祖籍金華潛溪,至宋濂時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啓、劉基並稱爲“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爲“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爲“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爲太史公、宋龍門。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爲“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臺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爲其後“臺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爲《宋學士全集》(亦稱《宋文憲公全集》或《宋學士文集》)七十五卷。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