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過四雨閣有感

嵗久不到闔閭城,重來舊舘門䦨更。 鄰翁為引蓬蒿徑,古樹猶喧鳥雀聲。 百年以前公瑕宅,竹林魚沼紛遊屐。 桃花梨花爛漫開,閣中屢見鋪瑶席。 篆隷早師待詔公,豐碑大碣求絡繹。 余昔館此勝蹟遥,景物尚未全蕭條。 同舍黄翁善章草,清宵得句時相挑①。 月采照池流綺練,花容臨榻勝妖嬈。 四十年來時屢變,春燕秋鴻不相見。 歩屧重來百感生,野莧青青為誰蒨。 斷橋缺板草侵鞵,卧柳生枝蟬聒院。 閣敧無復榜高懸,蛛網蟲絲撲人靣。 吾生已見升與沉,何論當年盛文讌。 嗚呼世間萬事如轉蓬,清賞勝遊君莫羡。 兎葵燕麥昔繁華,梓澤平泉今甫竁。 池臺若可鎮長存,玉兎金烏足不奔。
拼音

朱鶴齡

明末諸生,字長孺,號愚庵,吳江人。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年七十八歲。穎敏好學,初專力詞賦,嘗箋註杜甫、李商隱詩,故所作頗出入二家。入清,屏居著述,晨夕不輟,行不識途路,坐不知寒暑,人或謂之愚,遂自號愚庵。及與顧炎武友,思覃力於經學,頗有造詣。有《愚庵小集》。 ► 3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