笻在禪兄過我荒齋殳山夫趙砥之繼至談咏竟日率爾成篇

拂拭夏簟清,炎歊晩彌熾。 曳屣迎髙人,凉風颯然至。 笻師久逃禪,撥棄人間世。 一别逾三秋,重來起昏寐。 示我二賦竒,琅琅金石墜。 興公未足多,揚馬可同轡。 兼攜蔣生詩,卓犖富瑰製。 陋彼詹詹言,陳根徒委翳。 展讀坐㤀疲,小巫深予媿。 峩峩巾舄來,殳趙同夙契。 諧談無古今,所戒雜聲利。 髙者破玄關,下者析竒字。 角論如涌泉,胸臆頗得恣。 是時蘭風清,日車轉庭砌。 瓜茶似僧寮,冷淘間乾□。 終年困塵嬰,頓爾發神智。 皆云此晤良,惜别屢牽袂。 吾衰久矣夫,心跡多蕪累。 公等施鉗錘,或足謝天劓。 所恨相見稀,形影俄離異。 明發隔山川,此夕同襆被。 聚散何足云,浮雲本無繫。
拼音

朱鶴齡

明末諸生,字長孺,號愚庵,吳江人。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年七十八歲。穎敏好學,初專力詞賦,嘗箋註杜甫、李商隱詩,故所作頗出入二家。入清,屏居著述,晨夕不輟,行不識途路,坐不知寒暑,人或謂之愚,遂自號愚庵。及與顧炎武友,思覃力於經學,頗有造詣。有《愚庵小集》。 ► 3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