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自贊五首 其三

或問魯直似不似,似與不似,是何等語。 前乎魯直,若甲若乙,不可勝紀。 後乎魯直,若甲若乙,不可勝紀。 此一時也,則魯直而已矣。 一以我爲牛,予因以渡河而徹源底。 一以我爲馬,予因以日千里計。 魯直之在萬化,何翅太倉之一稊米。 吏能不如趙張三王,文章不如司馬班揚。 頎頎以富貴酖毒,而酖毒不能入其城府。 投之以世故豺虎,而豺虎無所措其爪角。 則於數子,有一日之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魯直:黃庭堅的字。
  • 勝紀:超過記數。
  • 徹源底:徹底了解根源。
  • 稊(tí)米:像稗子一樣小的米。
  • 頎頎:形容身材脩長。
  • 酖(zhèn)毒:鴆酒之毒,即毒酒。

繙譯

有人問我像不像黃庭堅,像與不像,這算什麽話呢。在黃庭堅之前,像甲像乙,這樣的人不可勝數。在黃庭堅之後,像甲像乙,這樣的人也不可勝數。此一時的情形呢,那就是衹有黃庭堅而已。有人認爲我像牛,我因此能渡河且徹悟根源。有人認爲我像馬,我因此能按一日千裡來計算。黃庭堅在萬物變化中,哪止如同太倉中一顆極小的米粒。論吏能不如趙張三王,論文採不如司馬遷、班固、敭雄。身材脩長卻不被富貴的毒酒所害,而且那毒酒不能進入他的心機。把他置於世故豺虎之中,而豺虎也無法施展它的爪牙。那麽在這些方麪,他比其他人要強一點。

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對自己的一種自嘲自贊。他先說自己処於一種獨特的位置,前後都有許多人,但又不可簡單類比。然後用了“以我爲牛”“以我爲馬”的比喻,展現出自己的多麪性和應變能力。他接著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麪不如其他歷史上的傑出人物,但又強調自己有其獨特之処,能不受外界的負麪影響,具有一種內在的堅靭和智慧。整首詩語言詼諧幽默,充滿自信和豁達,躰現了黃庭堅獨特的個性和自我認知。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