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 馮山
予始十五六,學賦場屋遊。 聞君聲價高,已與班馬儔。 少年取科第,復有經濟謀。 孤聳不世合,獨行無名求。 中道多邅迴,病驥盤沙丘。 起爲瀘南守,政績稱最優。 東海尋免歸,潁川尚借留。 慷慨壯士懷,肯效兒女羞。 投紱還故林,泉石甘清幽。 區區尚遺恨,君恩未能酬。 迴首名利場,彷彿裁蠅頭。 君看縉紳士,誰爲天下憂。 人情重軟熟,要若新炊麰。 咿喔四至卿,峭拔奇不侯。 一言反覆手,平地生重溝。 世務傷賈誼,直道危田疇。 何當與推移,歸釣滄浪洲。 功名雖難期,歲月良易周。 清風出襟袖,散爲生民庥。 無使梁父吟,只成高唐謳。
拼音

馮山

宋普州安嶽人,字允南。初名獻能。時稱鴻碩先生。嘉祐二年進士。熙寧末,爲祕書丞、通判梓州。鄧綰薦爲臺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後範祖禹薦於朝,官終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馮安嶽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