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僧借月兩以詩見投戲得八百二十字報之

我性不佞佛,而喜方外交。 苦憶揚州僧,八旬名誦苕。 西山有顚禪,神理亦復超。 不語已九年,見客兩手招。 今爲謫吏歸,偶詣知客寮。 聞有借月僧,形癯事推□。 爲爾攜蠟屐,爲爾經谿橋。 爾從百僧中,揖我坐砌坳。 我于儔類間,望爾成詩豪。 峩峩㢲宮樓,肖爾詩筆高。 迢迢西蠡河,似爾詩致遙。 不然艤舟亭,綠水可半篙。 與子攜竹鑪,悠悠泛輕橈。 不然紅梅閣,絳蕋已半飄。 與子學坐忘,沉沉爇香茅。 否則樓三層,夜半禮絳霄。 否則塔七級,凌晨歴高標。 猶勝居一菴,時時坐團蕉。 蒲牢吼五更,木魚響終朝。 禮佛佛不知,泥塑而木雕。 㖽佛佛不譍,唇乾而口焦。 竆老盡氣時,生趣總不聊。 不聞金剛禪,能拒鬼伯邀。 不聞大乗經,能使罪孽消。 他人飫八珍,爾獨食一瓢。 他人襲重茵,爾僅絮一條。 趨承衆檀那,世故仍膠膠。 經營伊蒲餐,歲儉猶嗷嗷。 不知天生人,洪鑪鼓鴻毛。 天無所容心,人何必太勞。 我得定命丹,非世所及料。 生老與病死,安坐任所遭。 不知人在世,蟣蝨處緼袍。 附身身不知,偶或相爬搔。 我得養生法,身外一切抛。 雞豬與蔥蒜,遇便卽飽饕。 結習苟未忘,間或追風騷。 我唱子必和,我歌子其謠。 三百六十日,往往忘昬朝。 一十二萬年,茫茫齊壽夭。 縱有甲子期,何必詢大撓。 似聞三神山,亦已沉六鼇。 羣靈無所歸,空中任翔翺。 誰向足厎過,不士嗤盧敖。 生生遞銷除,物物難堅牢。 惟有行樂方,可解末俗嘲。 麯生時時來,向我屢折腰。 醉鄕何其寬,一世皆并包。 炎精貢火梨,金母致木桃。 灤河鹿重胎,淮浦蟹兩螯。 流沙割幺鳳,雚水烹文鰩。 芸芳出陽華,桂樹生招搖。 閩中紅荔支,涼土黃葡萄。 南州設寒具,北地致冷淘。 妖姬蕚綠華,童眞王子喬。 爲我彈素琴,爲我吹玉簫。 湘靈鼓瑤瑟,洛浦鏗雲璈。 或欲赤雙足,或復垂雙髫。 翩翩有光施,裊裊難摩描。 醉飽爲語言,古欲過卦爻。 縑鋪三百軸,軸軸鮫人綃。 文簫與采鸞,爲我玉手鈔。 醉呼日月星,啜我醨與糟。 狂叱江海流,變作醇與醪。 子其從我遊,飄颻復飄颻。 庶幾末路惺,不爲異說淆。 彼敎倘有人,卽以子作柖。 仍煩走諸方,一一呼其曹。 或歸士與農,或混漁與樵。 同祈享昇平,各復修宗祧。 充腸苦韲鹽,潤之以脂膏。 章身厭袈裟,束之以紳絛。 郁郁栴檀香,化作蘭與椒。 森森旛幢林,化作旌與旄。 所得如邱山,所矢無纖毫。 一炬尚可收,無待原火燎。 一派尚可挽,無待淇流漂。 我爲子作詩,非徒逞喧囂。 冀子鑒苦心,中道回風飊。 戒衣旣已穿,華髮亦已彫。 生旣不可恃,死亦不必逃。 我言旣諄諄,我醉仍陶陶。
拼音
洪亮吉

洪亮吉

清江蘇陽湖人,字君直,一字稚存,號北江。乾隆五十五年進士。授編修。嘉慶四年,上書軍機王大臣言事,極論時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詔以“罪亮吉後,言事者日少”,釋還。自號更生居士,居家十年而卒。少時詩與黃景仁齊名,交誼亦篤,時號洪黃。景仁家貧,客死汾州,亮吉親赴山西,爲經紀喪事。文工駢體,與孔廣森並肩。學術長於輿地,而論人口增加過速之害,實爲近代人口學說之先驅。有《春秋左傳詁》、《卷施閣集》、《更生齋集》等。 ► 2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