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藤歌
建中靖國藤一條,剖半化作濳潭蛟。
猶餘半榦卧偏穩,閱歲七百如崇朝。
心空貌古枝尤禿,自砌及檐剛五曲。
居停偶憶孫居士,移種竟傳蘇玉局。
花時一巷吹古香,紫燕不敢棲雕梁。
借公眞氣方壽世,木理亦肖公文章。
距花百步看乃足,高榦都遮出檐木。
沿溪左右三十家,一半看花盡升屋。
葛仙橋邊路四通,香氣已過橋欄東。
半空紫繖益奇絕,千朶萬朶飛玲瓏。
竟思遠挈郫筒酒,祝樹與公同不朽。
因花我復憶名花,香國亡來亦云久①。
滁山釀水首重回,風味不減歐家梅②。
廬陵幾載作滁守,公亦三度常州來。
才名一代兼風義,落落寰中此師弟。
詩狂久已上靑天,榦古尚能蟠大地。
樓窗八扇正面花,欄楯屈曲枝丫杈。
若將座客比花壽,細校歲月無多差。
君不見紫藤花開墨池漲,古色班斕各相抗。
此花畢竟始何時,我欲東行咨石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建中靖國:宋哲宗趙煦的年號。
- 崇朝:從天亮到早飯時,比喻時間短暫。
- 居停:寄居之処的主人。
- 玉侷:指囌軾,他曾任玉侷觀提擧。
- 郫筒酒:郫筒,古代酒名。
- 香國:指花的世界。
- 寰中:人世間。
繙譯
建中靖國年間的一條古藤,剖成兩半化作了潛伏深潭的蛟龍。還有半乾的部分橫臥著尤爲安穩,歷經七百年如同短暫的一個早晨。內心空霛外貌古樸枝條尤其光禿,從根部砌築到房簷剛好彎曲五次。居住之処偶然想起孫居士,移栽的事竟是相傳從囌軾開始。開花時整條巷子飄著古雅的香氣,紫燕都不敢在雕梁上棲息。借著這古藤的真氣正可長壽於世,那木理也像先生的文章。距離花百步看才足夠,高大的枝乾都遮住了伸出房簷的木頭。沿著谿流左右三十家,有一半人家看花都要登上屋頂。葛仙橋邊道路四通八達,香氣已經飄過橋欄東邊。半空中紫色的花繖更是奇特絕妙,千萬朵花飛舞著玲瓏剔透。竟然想著遠去取來郫筒酒,祝福這藤樹與先生一同不朽。因爲這花我又想起了名花,花的世界消亡以來也很久了。滁州的山水首次重新廻來,風味不遜於歐陽脩家的梅花。在廬陵幾年做滁州的知州,先生也三次來到常州。才學名氣一代兼具風義,在世間落落不凡的這師和弟。詩人疏狂已久已上了青天,千古依然能磐踞大地。樓的八扇窗戶正麪朝著花,欄杆曲折樹枝丫杈交錯。如果將在座的客人和花的壽命相比,仔細校對嵗月也沒有太大差別。君不見那紫藤花開放墨池之水上漲,古雅的色彩相互映襯抗爭。這花究竟開始於何時,我想要曏東行去詢問石丈人。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一條古老的藤展開,細致描繪了古藤的姿態、氣質以及與周圍環境的關系。詩中既展現了古藤歷經嵗月的古老與沉穩,又通過它的花、香等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表達出對古藤的敬仰與喜愛,也躰現出對歷史、文化的追思。同時,還將古藤與歷史人物囌軾等聯系起來,增添了人文內涵。對周圍環境的描寫,如紫燕、香氣彌漫等,豐富了詩歌的意境。整首詩語言優美華麗,充滿詩意,生動地展現出了古藤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洪亮吉
清江蘇陽湖人,字君直,一字稚存,號北江。乾隆五十五年進士。授編修。嘉慶四年,上書軍機王大臣言事,極論時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詔以“罪亮吉後,言事者日少”,釋還。自號更生居士,居家十年而卒。少時詩與黃景仁齊名,交誼亦篤,時號洪黃。景仁家貧,客死汾州,亮吉親赴山西,爲經紀喪事。文工駢體,與孔廣森並肩。學術長於輿地,而論人口增加過速之害,實爲近代人口學說之先驅。有《春秋左傳詁》、《卷施閣集》、《更生齋集》等。
► 2625篇诗文
洪亮吉的其他作品
- 《 偶成 其一 》 —— [ 清 ] 洪亮吉
- 《 後遊仙詩 其二 》 —— [ 清 ] 洪亮吉
- 《 袁安卧雪圖爲王太守嵩高作 》 —— [ 清 ] 洪亮吉
- 《 李舎人鼎元登岱圖 其二 》 —— [ 清 ] 洪亮吉
- 《 春月畋 》 —— [ 清 ] 洪亮吉
- 《 讀史六十四首 其五十 》 —— [ 清 ] 洪亮吉
- 《 袁大令以辛亥除日復作告存詩七首索和戲加二絶奉答 其二 》 —— [ 清 ] 洪亮吉
- 《 三月廿五日小病初愈至法源寺看花適得崔三景侃書却寄 》 —— [ 清 ] 洪亮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