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里井汛
四十里井间,只有十家住。
十家汲井过,并向麦畦注。
麦肥如野菽,饱食耐征戍。
耕余了无事,间或插桑苎。
遂令半里间,夹屋无杂树。
南山团作障,三里塞去路。
时有归墟人,穿云如白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汛(xùn):舊稱軍隊駐防地段。
- 野菽(shū):野生豆類。
- 桑苧(zhù):桑樹和苧麻。
- 歸墟:傳說爲海中無底之谷,謂衆水匯聚之處。
翻譯
在這四十里井的駐防地段,僅僅只有十戶人家居住。這十家人汲取井水後,一併朝着麥田去澆灌。麥子長得像野生豆類那般肥壯,能夠吃飽從而忍耐出征戍守。耕種之餘沒有什麼事情,偶爾會栽種桑樹和苧麻。於是使得半里的距離間,房屋夾雜着而沒有其他雜亂的樹木。南面的山圍成了屏障,三里的距離阻塞了去路。不時有好似從海中無底之谷歸來的人,穿越雲彩就像白鷺一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僻遠又寧靜的地方。詩中對四十里井間的景象展開描寫,住戶雖少,但麥肥人閒,呈現出一種簡單質樸且安逸的生活狀態。「南山團作障,三里塞去路」寫出了周圍環境的獨特,最後以「歸墟人」如「白鷺」的奇妙景象作結,給詩歌增添了一絲空靈和悠遠感,讓人感受到一種別樣的意境和氛圍。整體畫面簡潔,語言質樸,卻生動地展現出了這個特別之地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