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雜詩十首 其七

· 王禕
羣經載聖道,昭掲如日星。 秦火一何烈,燒燔滅其形。 漢儒事掇拾,區區補殘零。 雖然有遺闕,其功亦已宏。 唐世尚文學,君臣益留情。 琬琰刻文字,後先十三經。 謂兹金石堅,不與竹帛并。 自從東都後,此刻最為精。 羅列黌舎内,奎壁映晶瑩。 我言金與石,有時亦銷崩。 有形必有弊,斯理詎難徵。 安知聖人道,所託非所憑。 天地其終始,猗歟罔能名。
拼音

王禕

元明間浙江義烏人,字子充。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遂以文章名世。元末觀時政衰敝,隱居青巖山中,朱元璋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南康府同知。洪武初,與修《元史》,與宋濂同爲總裁,書成,擢翰林待制。五年,齎詔往雲南,諭樑王亟宜奉版圖歸職方,遇害。有《大事記續編》、《重修革象新書》、《王忠文公集》。 ► 3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