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壇:石頭築成的高臺。這裏通常指寺廟中的某種建築設施。
- 幡(fān)影:幡,一種窄長的旗幟,垂直懸掛。幡影就是旗幟飄動的影子。
- 雲生壁:雲霧彷彿從山壁間產生。形容山間雲霧繚繞的景象。
- 沙虛:沙子疏鬆。
- ****水應舂(chōng):水應和着舂米的聲音。舂是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鉢裏搗去皮殼或搗碎。
- ****梵(fàn):指梵唄,佛教做法事時念誦的經文聲 。
翻譯
石壇上幡影飄落,一條小路蜿蜒着通往堯峯。竹林濃蔭暗暗,雲霧如在山壁間滋生。沙地鬆軟,潺潺流水彷彿應和着舂米的聲響。仙鶴在樹林外聆聽着寺裏傳來的誦經聲,猿猴聽到開飯的鐘聲紛紛趕來。風雨使天南方向一片暗黑,那幽深的崖壁之下,彷彿潛伏着神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堯峯寺的清幽環境和獨特氛圍。開篇點題,「石壇幡影落,一徑入堯峯」直接引出要描繪的地點。接着通過「竹暗雲生壁,沙虛水應舂」細膩地刻畫了山中竹林、雲霧、沙地、流水的景象,展現出靜謐、空靈之美。頷聯着重從視覺和聽覺角度展開描寫,讓人身臨其境。「鶴聽林外梵,猿赴食時鐘」進一步強化了山寺的超凡脫俗,連動物都似乎有了靈犀,對寺中的聲響有特別的反應,增添了幾分神祕的意味。尾聯「風雨天南黑,陰崖有伏龍」筆鋒一轉,描繪出風雲變幻,山崖間彷彿隱藏着神祕力量,給全詩帶來一種宏大而幽深的氣勢。整首詩用詞精妙,意境清幽深邃,透着一種遠離塵世的禪意和詩人對自然與佛境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