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迎春百戲

· 楊旦
簫鼓聲中百伎陳,眼看時態一番新。 村歌野曲渾無調,西抹東塗竊效顰。 料峭輕寒生翠幙,㢘纎疎雨逗紅塵。 太平景象今如此,休向樽前愧負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百伎:各種技藝。伎,同「技」。
  • 時態:時勢,局勢。
  • 渾無調:完全沒有曲調。渾,全。
  • 西抹東塗:隨意塗畫。比喻做事無規則、無定準。
  • 竊效顰:偷偷地模仿(別人皺眉)。
  • 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風中還有寒意)。
  • 廉纖:細微,纖細。
  • 樽前:酒杯前。

翻譯

在簫鼓的聲音中各種技藝羅列展示,眼看着時勢又有一番新的景象。鄉村的歌謠和野曲完全不成曲調,隨意塗畫還偷偷模仿他人。略帶寒意的微風在翠綠的帷幕上產生,纖細的疏雨在塵世中逗弄。太平的景象如今就是這樣,不要在酒杯前慚愧辜負了春光。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迎春時熱鬧的場景和氛圍。詩中通過「簫鼓聲中百伎陳」展現了表演的豐富多彩;用「眼看時態一番新」表達對新景象的感受。「村歌野曲渾無調,西抹東塗竊效顰」略帶詼諧地描寫了民間藝術的質樸和天真。「料峭輕寒生翠幕,廉纖疏雨逗紅塵」兩句,通過對環境的描寫,烘托出一種清新且略帶朦朧的氛圍。最後以「太平景象今如此,休向樽前愧負春」作結,體現了對當下太平之景的享受,以及珍惜美好春光之意。整首詩語言生動,畫面感強。

楊旦

明福建建安人,字晉叔,號偲庵。楊榮曾孫。弘治三年進士。歷官太常卿,正德間忤劉瑾,謫知溫州。有政績。瑾誅,累擢至戶部侍郎,南京吏部尚書。以反對張璁、桂萼驟進用,為給事中陳洸所劾。勒令致仕。 ► 1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