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彭蠡湖:鄱陽湖的古稱。
- 黃淳耀:明代詩人、散文家。
- ****盡處:盡頭。
- 疑夢:疑似在夢中,形容山巒遙遠,如夢似幻。
- 天多:天空廣闊。
- 高帆:高大的船帆。
- 嶽影:山峯的影子。
- 驟鼓:急促的鼓聲。這裏指划船時急促擊鼓以助行船之勢(古代行船時有擊鼓節奏鼓舞士氣或者掌控划船節奏的做法 )。
- ****曳曳**:舒緩搖曳的樣子。 **
- 薰風:和暖的南風。
翻譯
彭蠡湖水滔滔不絕地流淌,看不到盡頭的湖水與即將落下的夕陽幾乎相平。遠方的山巒模糊難辨,恍惚之間彷彿在夢裏;廣闊無垠的天空,讓在湖中航行的人都不覺得自己在前行。高高揚起的船帆好像揚起了山峯的影子,急促的鼓聲與江水澎湃的聲音融爲一體。舒緩的南風輕輕吹來,南邊天空的雲朵,一半還帶着晴朗的亮色 。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彭蠡湖的壯闊景色。開篇「大湖流不盡,盡處夕陽平」便勾勒出大湖浩瀚、與天際渾然一體的宏大畫面,奠定了全詩雄渾的基調。「山遠皆疑夢,天多不覺行」,細膩地描繪出遠處山巒如夢如幻的縹緲感,以及天空遼闊使人行而不覺行的奇妙體驗,帶給讀者一種靜謐而沉醉的感覺。
「高帆吹嶽影,驟鼓發江聲」將視覺與聽覺相結合,「高帆」承接上文的行船,「吹嶽影」 形象地寫出船帆與山色相映成趣的畫面;「驟鼓」激昂,「江聲」澎湃 ,一動一靜,構成了一幅充滿力量感的水行圖。
最後「曳曳薰風至,南雲一半晴」筆調變得舒緩柔和,悠悠的南風帶來悠閒愜意之感,南雲一半晴朗,給全詩增添了一抹明亮與生機,讓整首詩在描繪雄渾之景的同時,兼具細膩與溫情,展現了詩人對彭蠡湖景色的陶醉與讚美之情 以及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