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四十景詩 其五 天然圖畫

· 弘歷
我聞大塊有文章,豈必天然無圖畫。 茅茨休矣古淳風,於樂靈沼葩經載。 松棟連雲俯碧瀾,下有修篁戞幽籟。 雙桐薈蔚矗烟梢,朝陽疑有靈禽噦。 優游竹素夙有年,峻宇雕墻古所戒。 詎無樂地資勝賞,湖山矧可供清快。 巋然西峯列屏障,眺吟底用勞行邁。 時掇芝蘭念秀英,或撫松筠懷耿介。 和風萬物與同春,甘雨三農共望嵗。 周阿苔篆緑䝉茸,壓架花姿紅瑣碎。 徴歌命舞非吾事,案頭書史閒披對。 以永朝夕怡心神,忘筌是䖏羲皇界。 試問支公買山價,可曽悟得須彌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塊:大自然。
  • 文章:錯雜的色彩或花紋,這裏指大自然呈現出的美好景象。
  • 茅茨(máo cí):茅屋。
  • 淳風:淳厚朴實的風俗。
  • 靈沼:周文王時池沼名,後泛指池沼。
  • 葩經:《詩經》的代稱。
  • (huáng):竹林,泛指竹子。
  • (jiá):敲擊,這裏指風吹竹子發出的聲音。
  • (lài):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亦泛指一般的聲響。
  • 薈蔚(huì wèi):草木茂盛的樣子。
  • (huì):鳥鳴聲。
  • 竹素:指書籍。
  • (shěn):況且,何況。
  • 巋然(kuī rán):高大獨立的樣子。
  • 周阿:四周的檐廊。
  • 苔篆:指苔痕形似篆書。
  • 蒙茸:蔥鬱的樣子。
  • 瑣碎:細小而繁多。
  • 徵歌命舞:指宴飲遊樂。
  • (quán):捕魚的竹器,這裏指束縛。

翻譯

我聽說大自然蘊含着美好景象,難道這裏必然沒有如天然畫卷般的美景嗎? 那茅屋雖然體現着古代的淳樸風俗,但人們在那如靈沼般的地方遊樂,這在《詩經》中也有記載。 松樹的棟樑連接着雲朵,俯瞰着碧綠的波瀾,下面有修長的竹子,風吹過時發出清幽的聲響。 兩棵梧桐樹茂盛地矗立在煙霧繚繞的樹梢,朝陽升起時,彷彿有靈禽在鳴叫。 我沉浸在書籍之中已經有好些年了,高大的屋宇和雕飾的牆壁是古人所告誡要避免的。 難道沒有快樂的地方來供人欣賞美景嗎?這湖光山色何況能讓人感到清新愉快。 高大獨立的西峯排列如屏障,在這裏眺望吟唱,不用辛苦地遠行。 時常採摘芝蘭來感念它們的秀美,或者撫摸松竹來懷念它們的耿直。 和風讓萬物如同春天一般生機勃勃,甘雨讓農民們共同盼望豐收的年歲。 四周的檐廊上苔蘚的痕跡如篆書般,蔥鬱而茂密,架子上的花姿態優美,紅色的花朵細小繁多。 宴飲遊樂不是我的事情,我更願意在案頭翻閱書籍。 以此來永遠在早晚間愉悅心神,忘卻束縛,這裏彷彿是羲皇的世界。 試問支公買山的價格,是否曾領悟到須彌山和芥子的關係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圓明園天然圖畫這一景的美妙之處。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建築風格以及個人情趣的描述,展現了一幅寧靜、優美、富有文化內涵的畫面。

詩中首先表達了大自然本身就蘊含着無盡的美好,而圓明園的天然圖畫更是如詩如畫。接着提到了古代的淳樸風俗以及《詩經》中的記載,爲景色增添了文化底蘊。對鬆棟、修篁、雙桐等自然景物的描寫,細膩而生動,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機與美麗。同時,詩人表達了對書籍的熱愛和對奢華建築的看法,強調了內心的追求和對自然的欣賞。詩中還描繪了和風、甘雨帶來的生機和希望,以及四周的苔蘚、花朵等細節,使整個畫面更加豐富多彩。最後,詩人通過表達在案頭讀書的愉悅,以及對忘卻束縛、追求內心寧靜的嚮往,昇華了詩的主題。

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體現了詩人對圓明園美景的讚美和對生活的熱愛。

弘歷

即愛新覺羅·弘歷。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碩寶親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驅逐在內廷行走之僧道;釋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復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將宗室諸王所屬旗人,均改為“公中佐領”,即歸皇帝掌握。對漢族知識分子,采用籠絡與懲罰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開博學鴻詞科,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又大興文字獄,前后大案不下數十起,并借修書之便,銷毀或竄改大量書籍。對西北方面,平定準噶爾部,消滅大小和卓木勢力,解決康、雍以來遺留問題。在位時六次南巡,多次進行鎮壓土司叛亂、農民起事戰爭,耗費大量錢財。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敗;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稱十全老人,對敢于指斥時弊之官吏,常嚴加斥責。同時,對各省虧空嚴重、督撫多不潔身自愛之狀,知之甚詳。五十八年,接見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拒絕英國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禪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舉行授受大典,自稱太上皇帝,仍掌實權。在位六十年。謚純皇帝。 ► 16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