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從叔祿愔元日早朝

銅渾變秋節,玉律動年灰。 曖曖城霞旦,隱隱禁門開。 衆靈湊仙府,百神朝帝臺。 葉令雙鳧至,樑王駟馬來。 戈鋋映林闕,歌管拂塵埃。 保章望瑞氣,尚書免火災。 冠冕多秀士,簪裾饒上才。 誰憐張仲蔚,日暮反蒿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銅渾:古代測量時間的儀器,銅製渾天儀。
  • 玉律:古代用來定音的器具,也指曆法中的節氣。
  • 年灰:指冬至後燃燒的草木灰,古人認爲是歲月更替的象徵。
  • 曖曖:形容天色微明的樣子。
  • 禁門:皇宮的大門。
  • 衆靈:各種神靈。
  • 仙府:指神仙所居之處,此指宮廷。
  • 帝臺:皇帝的寶座或宮殿。
  • 雙鳧:兩隻野鴨,古人以之比喻朝臣。
  • 梁王:可能指皇子或貴臣,此處借指顯貴。
  • 駟馬:四匹馬拉的車,常用於形容顯赫的儀仗。
  • 戈鋋(guō chán):兵器的總稱,泛指武器。
  • 保章:古代官職,負責觀察天文氣象,預示吉凶。
  • 尚書:官名,此處可能指掌管文書或政務的官員。
  • 火災:可能是指祈福免除火災之事。
  • 冠冕:代指官員,這裏指有才華的士人。
  • 簪裾:古代官員的服飾,指官員羣體。
  • 張仲蔚:東漢隱士,此處可能是詩人自比,表示懷才不遇。

翻譯

渾天儀已轉換季節,標誌着秋天的到來,玉律的節氣變更預示着新年的開始。天邊晨曦微明,皇宮的大門緩緩開啓。衆多神靈匯聚於皇家殿堂,百神向皇帝的寶座致敬。朝臣如野鴨成雙,貴胄乘坐華麗的車駕前來。兵器映照着宮闕,音樂在塵埃中飄蕩。觀察天文的官員期待吉祥之氣,尚書祈禱免除火災。朝廷中人才濟濟,官員們充滿卓越才能。誰能理解我的境遇,如同張仲蔚般,黃昏時分只能歸隱田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新年早朝的宏大場景,既有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也有對朝廷盛況的讚美。詩人通過銅渾、玉律等意象,展示了季節更替與朝政交替的寓意。同時,通過衆神朝拜、顯貴乘車、官員雲集等細節,展現了皇權的威嚴和國家的繁榮。而末尾詩人自比張仲蔚,寓言自己雖才華出衆卻懷才不遇,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對仕途的無奈。整體而言,此詩氣勢宏大,情感深沉,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李元操

《全唐詩》收其詩1首,以爲開元初年人,系從《唐詩紀事》卷二〇。然《唐音癸籤》卷三一已言《紀事》之誤。按李元操,本名孝貞,入隋避文帝祖諱而以字行。卒於隋金州刺史任。事蹟見《隋書》卷五七本傳。此詩亦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詩·隋詩》卷二。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