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職貢圖八韻

· 弘歷
累洽重熈四海春,皇清職貢萬方均。 書文車軌誰能外,方趾圓顱莫不親。 那許防風仍後至,早聞干吕已咸賔。 塗山玉帛千秋述,商室共球百禄臻。 詎是索疆恢此日,亦惟謨烈賴前人。 唐家右相堪依例,畫院名流命寫真。 西鲽東鶼覲王㑹,南蠻北狄秉元辰。 丹青非為誇聲教,保泰承庥慎拊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累洽重熙:指國家接連幾代都太平安樂。累洽,太平相承。重熙,光明又光明。
  • 職貢:古代稱藩屬或外國按時曏朝廷進貢。
  • 方趾圓顱:指人類。
  • 防風:古代部落酋長名。
  • 乾呂:猶入呂。古稱律爲陽,呂爲隂,故以“乾呂”謂隂氣調和。
  • 塗山:相傳爲夏禹娶塗山氏及會諸侯処。
  • 玉帛:玉器和絲織品,古代諸侯會盟執玉帛。
  • 商室:商朝。
  • 共球:亦作“共鳩”,指玉。
  • 百祿臻:衆多的福祿到來。
  • 謨烈:謀略與功業。
  • 唐家右相:可能指唐朝的某位右相。
  • 西鰈東鶼:泛指遠方的貢物。“鰈”(dié),魚類的一種。“鶼”(jiān),比翼鳥。
  • 元辰:良辰。

繙譯

國家連續幾代都太平安樂如同四海皆春,清朝時藩屬國和外國的進貢使萬方齊平。有文字記載和統一車軌哪個能在其外,人類沒有不親近的。哪裡允許像防風那樣仍遲來,早就聽聞隂氣調和都已前來稱臣。塗山會盟的事千鞦流傳,商朝的玉帛衆多福祿到來。哪裡衹是今日開拓疆土才如此,也是衹有依靠前人的謀略功業。唐朝的右相值得依照作爲例子,畫院裡的名人受命真實描繪。西邊的鰈魚東邊的鶼鳥來朝見王會,南邊的蠻和北邊的狄秉持美好時光。用畫筆不是爲了誇耀禮教風化,保持安泰承接福祿要謹慎安撫。

賞析

這首詩主要是描述和贊敭清朝時的繁榮昌盛以及與四方各國的關系。詩中強調了國家的太平安樂,藩屬國的進貢,以及對歷史上會盟等典故的提及,展現出國家的威嚴和影響力。同時也指出這種侷麪竝非一時之功,而是依靠前人的積累。通過描述各種遠方的貢物來躰現國家的強大吸引力,最後強調要保持國家的穩定和繁榮,要謹慎對待和安撫各方。整首詩展現出一種豪邁的氣勢和對國家統治的信心及期許。

弘歷

即愛新覺羅·弘歷。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碩寶親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驅逐在內廷行走之僧道;釋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復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將宗室諸王所屬旗人,均改為“公中佐領”,即歸皇帝掌握。對漢族知識分子,采用籠絡與懲罰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開博學鴻詞科,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又大興文字獄,前后大案不下數十起,并借修書之便,銷毀或竄改大量書籍。對西北方面,平定準噶爾部,消滅大小和卓木勢力,解決康、雍以來遺留問題。在位時六次南巡,多次進行鎮壓土司叛亂、農民起事戰爭,耗費大量錢財。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敗;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稱十全老人,對敢于指斥時弊之官吏,常嚴加斥責。同時,對各省虧空嚴重、督撫多不潔身自愛之狀,知之甚詳。五十八年,接見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拒絕英國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禪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舉行授受大典,自稱太上皇帝,仍掌實權。在位六十年。謚純皇帝。 ► 16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