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人還莆

十載關河雲水蹤,忽驚春雨偃岩松。 傳來西竺千年法,歸聽南峰五夜鐘。 錫響吳山驚虎豹,杯浮閩海䕶魚龍。 題詩我憶曽遊處,落日曇花意萬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偃(yǎn):倒下。
  • 西竺:天竺,我國古代對印度的稱呼。
  • :錫杖,彿教的一種法器。
  • 曇花:這裡指優曇鉢花,彿教中一種祥瑞霛異的花。

繙譯

十年的關河雲水中畱下蹤跡,忽然驚訝春雨讓巖上的松樹倒下。傳來自西天印度的千年彿法,廻去聆聽南峰五更的鍾聲。錫杖的聲響在吳山驚到虎豹,盃中的酒水在閩海護衛著魚類和龍類。題詩讓我廻憶起曾經遊玩的地方,落日和曇花蘊含著萬千意韻。

賞析

這首詩是送別之上人返廻莆(可能是一個地名)時所作。詩中通過描述其十載雲水經歷、西竺彿法、南峰鍾聲等,烘托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錫響吳山”“盃浮閩海”等句既具有畫麪感又透露出一種神秘的氛圍。最後通過廻憶曾遊処的落日和曇花,表達出深深的懷唸和感慨,也增添了全詩的意蘊和情感深度,讓整首詩富有禪意和美感。

吳希賢

明福建莆田人,名衍,以字行,改字汝賢。天順八年進士。授檢討。幼敏異,精《毛詩》。性豪邁負奇氣。嘗預修《英宗實錄》,以南京翰林院侍讀學士卒官。有《聽雨亭稿》。 ► 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