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誤盡平生:耽誤了自己的一生。
- 變名難:改變自己的名姓是難事。
- 鬆筠(yún):松樹和竹子。常用來比喻堅貞的品格。
- 鼓枻(yì):划槳。這裏指歸隱。
- 甫裏:地名,今江蘇吳江境內,唐代詩人陸龜蒙曾隱居於此。
- 推車:這裏借指仕途奔波。
- 長幹:古地名,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岸。
- 陶弘景:南朝齊梁時期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辭官歸隱茅山。
- 神武:指齊明帝蕭鸞的年號。「神武掛冠」指陶弘景於齊明帝時辭去官職。
翻譯
這一生都被這做官一事給耽誤了,拋棄家庭倒是容易,可想要改變名姓卻是那麼困難。松樹和竹子怎會厭煩風霜的艱苦,魚兒鳥兒還想着天地的寬廣自由。我本有心划着船像陸龜蒙那樣去甫裏隱居,卻不知爲何還要在仕途上奔波離開長幹。旁人可別笑話陶弘景早早辭官歸隱,他在當年的神武年間就毅然掛冠而去了。
賞析
這首詩流露出詩人內心深刻的感慨與無奈。開篇「誤盡平生是一官」直抒胸臆,表達出對爲官生涯的悔恨與反思。「棄家容易變名難」進一步寫出詩人複雜的心境,棄家簡單,可改變自己的社會身份難,暗示了身處複雜環境下的身不由己。頷聯以「鬆筠」「魚鳥」自比,用它們對自由和堅韌的追求,烘托出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與自己堅守品格的決心。頸聯回顧自己想歸隱卻又因種種不得不出來爲官的矛盾糾結。尾聯用陶弘景「神武當年早掛冠」的典故,表明對陶弘景毅然辭官的讚賞,同時也隱隱傳達出自己對擺脫官場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深沉,通過細膩的情感抒發和巧妙的借比、用典,生動展現了詩人在仕途中的痛苦、無奈以及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