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雲素師移居虎坊橋長歌志賀(甲申)

· 陳沆
虎坊橋西人塞塗,來看農部移新居。 農部先生古之儒,三十爲郎今白鬚。 硏山安榻十載餘,官貧不能償屋租。 一枝未許鶯將雛,韓城有宅城南隅。 舊莊恰好謀新畲,古苔三尺手自鋤。 左桃右竹密復疏,斗室曠如天地初。 奇石巧琢山骨癯,凍雲無根青不枯。 月窺窗紙煙覆廬,清夢不減郎官湖。 人言先生一錢無,誰知其富兼京都。 不見移家先移書,琳瑯壓倒雙輪車。 馬䭾不足繼以驢,背負篋笥長鬚奴。 前街後街行貫魚,衆星移舍連斗樞。 八萬卷過秀水朱,甲乙丙丁無差殊。 屋三十間堂室廚,人與書各分區區。 先生有德德不孤,古今事如髮在梳。 心細足償書中逋,長年家無隔日儲。 不改其樂水與蔬,獨抱一編坐咿唔。 午熱不廢丹黃塗,天憐先生誦讀劬。 苦井忽涌清涼珠,取之一瓢煎茗鑪。 鶴來聽茶步廊虛,小啜已足清風徐。 我問奇字朝提壺,升堂頗愧韓門徒。 惟有一事窮相如,長歌當作移家圖,日下舊聞或補諸。
拼音
陳沆

陳沆

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著名詩人、文學家,原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湖北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室名簡學齋,白石山館,被魏源稱爲「一代文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出身於下層官僚家庭。曾祖父陳嘉霽生前苦讀經書,屢試不得志,後抑鬱而死。祖父陳士珂,舉於鄉,終生未仕,做一個「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其父陳光詔,字金門,清乾隆己亥(公元1779年)舉人,官授知縣。他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極好。陳沆於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中舉,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中進士一甲一名,其策論文章,氣勢雄渾,論述精闢,筆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任廣東省學政,典廣東鄉試(廣東省大主考),任會試同考官。次年,任禮部會試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監察御史。陳沆卒年,《清史列傳》記爲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周錫恩撰《陳修撰沆傳》則言年四十一,當為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後歸葬於浠水縣西調軍山南麓。學宗宋儒,工詩。有《詩比興箋》、《近思錄補注》、《簡學齋詩存》、《白石山館遺稿》。 ► 3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