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贈王魯之(甲申)
與君同在長安住,半載相知不相遇。
與君同出長安城,握手一笑如平生。
君方落拓雕裘敝,我亦蕭條不得志。
素衣入洛素衣還,回頭幸免紅塵累。
行過幽州又趙州,風吹滹沱水倒流。
馬上時聞拔劍舞,歌成與我驅窮愁。
袖中况有如椽筆,舊稿新編高突兀。
浩氣生吞灩澦波,靈心巧斲峨眉骨。
昨者天子西巡方,垂簾試土鳳蹕旁。
王褒拜獻淩雲賦,副以奏御三千章。
君王愛才不即用,要留大器充明堂。
即今歸去靑城道,燕山楚水皆詩草。
况有子由解唱酬,一雙玉樹臨風皎。
勸君莫學馬相如,枉作當年封禪書。
勸君莫學揚大夫,失身投閣非真儒。
自來文章有本末,此去淨埽梅花廬。
邯鄲城頭天欲雪,正是相逢又惜別。
呼來趙姬倚瑟歌,有酒不飲如君何。
人生難得惟知己,揮手忽然成萬里。
君家江頭我江尾,兩心落落如此水。
拼音

陳沆
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著名詩人、文學家,原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湖北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室名簡學齋,白石山館,被魏源稱爲「一代文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出身於下層官僚家庭。曾祖父陳嘉霽生前苦讀經書,屢試不得志,後抑鬱而死。祖父陳士珂,舉於鄉,終生未仕,做一個「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其父陳光詔,字金門,清乾隆己亥(公元1779年)舉人,官授知縣。他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極好。陳沆於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中舉,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中進士一甲一名,其策論文章,氣勢雄渾,論述精闢,筆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任廣東省學政,典廣東鄉試(廣東省大主考),任會試同考官。次年,任禮部會試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監察御史。陳沆卒年,《清史列傳》記爲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周錫恩撰《陳修撰沆傳》則言年四十一,當為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後歸葬於浠水縣西調軍山南麓。學宗宋儒,工詩。有《詩比興箋》、《近思錄補注》、《簡學齋詩存》、《白石山館遺稿》。
► 371篇诗文
陳沆的其他作品
- 《 中秋飲李雙圃寓齋放歌(甲戌) 》 —— [ 清 ] 陳沆
- 《 登琵琶亭望匡廬出雲(戊寅) 》 —— [ 清 ] 陳沆
- 《 徐州問黃樓已不可登矣(辛巳) 》 —— [ 清 ] 陳沆
- 《 湖南懷古四首 其二 (甲申) 》 —— [ 清 ] 陳沆
- 《 璞齋爲余作洞庭秋舫圖自題二首 其二 (辛未) 》 —— [ 清 ] 陳沆
- 《 送默深歸邵陽 其二 (丁丑) 》 —— [ 清 ] 陳沆
- 《 反乞巧詞(甲申) 》 —— [ 清 ] 陳沆
- 《 秋霖三首 其一 (己卯) 》 —— [ 清 ] 陳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