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其八 汴京懷古十首
北宋樊樓,縹緲見、彤窗繡柱。
有多少、州橋夜市,汴河遊女。
一統京華饒節物,兩班文武排簫鼓。
又墮釵、鬬起流花風,飄紅雨。
西務裏,猩唇煑。
南瓦內,鸞笙語。
數新妝炫服,師師舉舉。
風月不須愁變換,江山到處堪歌舞。
恰西湖、甲第又連天,申王府。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樊樓:北宋東京著名酒樓。
-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州橋:古橋名,在今河南省開封市。
- 汴河:古運河名。
- 節物:各個季節的風物景色。
- 兩班文武:文武官員。
- 墮釵:掉落的髮釵。
- 師師:指李師師,北宋末年青樓歌姬。
- 舉舉:指妓女。
翻譯
北宋的樊樓,隱隱約約可以看見那硃紅色門窗和雕花的柱子。有多少在州橋的夜市,以及在汴河旁遊玩的女子。整個京城充滿着豐富的節令景物,兩班文武官員排列着吹簫擊鼓。又有髮釵掉落,像起了流動花朵的風,飄起紅色的雨。西務裏,煮着猩猩的嘴唇。南瓦內,傳出鸞笙的聲音。數着那些新妝豔服的人,像李師師以及衆多妓女。風花雪月不需要擔憂變換,江山到處都能盡情歌舞。正如同西湖邊,高貴的宅第接連成片,那是申王府。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北宋汴京繁華熱鬧的景象。上闋寫了樊樓的景象以及州橋夜市、汴河遊女,還有官員們的活動,展現出京城的熱鬧繁華和豐富的生活場景。「墮釵、鬥起流花風,飄紅雨」一句,更是增添了一種旖旎的氛圍。下闋具體描寫了一些場所中的情景,如西務裏和南瓦內,以及衆多女子。全詞通過對汴京各個方面的描繪,生動地展現了北宋時期汴京的繁榮昌盛和豐富多彩的生活,讓後人對那個時代的風貌有了一定的想象和了解。詞的語言華麗,富有韻味,很好地傳達出了這種繁華熱鬧的感覺。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明熹宗天啓五年(1625年),陳維崧出世,幼時便有文名。十七歲應童子試,被陽羨令何明瑞拔童子試第一。與吳兆騫、彭師度同被吳偉業譽爲“江左三鳳”。與吳綺、章藻功稱“駢體三家”。明亡後,科舉不第。弟弟陳宗石入贅於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陳維崧訪冒襄,在水繪庵中的深翠房讀書,冒襄派徐紫雲(雲郎)伴讀。康熙元年(1662年),陳維崧至揚州與王士禎、張養重等修禊紅橋。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歲。
► 1702篇诗文
陳維崧的其他作品
- 《 八歸 · 二月十一夜,風月甚佳,過水繪園,聽諸郎弦管燈下。因遣家信,悽然不成一字,賦此以寄閨人 》 —— [ 清 ] 陳維崧
- 《 東風第一枝 · 詠綠萼梅,和呂聖求韻 》 —— [ 清 ] 陳維崧
- 《 賀新郎 繆園與穀梁話舊 》 —— [ 清 ] 陳維崧
- 《 攤破浣溪紗冬閨 》 —— [ 清 ] 陳維崧
- 《 解語花 吳靜安姑丈堂中閩蘭盛開約同人過賞時有二校書在座 》 —— [ 清 ] 陳維崧
- 《 望江南歲暮雜憶 》 —— [ 清 ] 陳維崧
- 《 朝中措 其七 客中雜憶十首 》 —— [ 清 ] 陳維崧
- 《 醉蓬萊 其二 感遇二首 》 —— [ 清 ] 陳維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