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鐵香之保定即題軍中詩後(甲申)

· 陳沆
東吳顧子爲我說,江右余生亦人傑。 昨日衆中見一人,長揖不語知是君。 疑君前世與我好,不然傾倒何其神。 武昌城中十日雨,燕支山畔清無署。 愛君留作長夜談,大星下照藏詩隖。 夜深吹火煮濁醪,談鋒得酒各自豪。 一往一來山月高,百蟲草底伏不號。 君昨從軍向河北,書生意氣奇無敵。 歸來攜得一卷詩,紙上風雲可憐色。 即今去上黃金臺,毒日爍體成赤埃。 吁嗟奔走胡爲哉,風塵乃有如此才。 送君只覺情無奈,把君詩向牀頭拜。 吾輩咫尺不相憐,後來茫茫更誰愛。 秋風轉眼生江湖,鴻雁北來好寄書,莫忘有人在菰蘆。
拼音
陳沆

陳沆

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著名詩人、文學家,原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湖北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室名簡學齋,白石山館,被魏源稱爲「一代文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出身於下層官僚家庭。曾祖父陳嘉霽生前苦讀經書,屢試不得志,後抑鬱而死。祖父陳士珂,舉於鄉,終生未仕,做一個「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其父陳光詔,字金門,清乾隆己亥(公元1779年)舉人,官授知縣。他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極好。陳沆於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中舉,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中進士一甲一名,其策論文章,氣勢雄渾,論述精闢,筆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任廣東省學政,典廣東鄉試(廣東省大主考),任會試同考官。次年,任禮部會試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監察御史。陳沆卒年,《清史列傳》記爲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周錫恩撰《陳修撰沆傳》則言年四十一,當為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後歸葬於浠水縣西調軍山南麓。學宗宋儒,工詩。有《詩比興箋》、《近思錄補注》、《簡學齋詩存》、《白石山館遺稿》。 ► 3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