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貞女行(戊寅)

· 陳沆
黃岡縣南長圻㙩,江水出其前。 其后有湖,其中爲平原。 其民樸而野,十室九種田。 有劉氏女倪氏婦,塊然貞節聞其間。 女父劉文暄,女壻倪文錦。 兩家居不遠,媒媼一言允。 待年各脩飾,但未成合卺。 壻生十六年,一病危如絲。 女請于父往視疾病者,相向不語但涕垂。 女來七日而壻死,女之來也未結縭。 女念死者有父母,死者已死生者誰扶持。 無子有子是在婦,服婦之服斬其衰。 舅曰有姪汝嗣之,煢然弱女兼有婦順與母慈。 壻之死也一殤耳,女乃使之上有父母下有妻子有祭祠。 三年服除,女母念女,素車還家淚如雨。 有姨老矣,絮語刺刺意吞吐。 女聞語,塞兩耳,姨奈何言若此。 哭拜父母前,决絕姑與姊。 兒今去不來矣。 直至五十餘,劉公劉姥各八十,女乃再駕歸寧車,歸家省其慈。 女死之時乾隆五十有四年,苦節無人知。 縣官不聞名,其姪章福爲我流涕而言之。 更有爲言章福亦純孝,居今之世貌古貌。 朝出力田,夜歸奉親。 父死廬父墓,母死廬母墳。 六年之間一昏晨。 窮冬僵臥,夜雪紛紛。 母憐儿寒覆以魂。 夢中抱母不見母,往往夜哭驚起村中人。 烏虖忠孝天地理,詩書有力扶不起。 今乃得之農家子,何况雙孝一門裏。 讀書數十年,一節無可稱,能不愧欲死。 作詩者誰蘄陳子,告采風者書青史。
拼音
陳沆

陳沆

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著名詩人、文學家,原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湖北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室名簡學齋,白石山館,被魏源稱爲「一代文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出身於下層官僚家庭。曾祖父陳嘉霽生前苦讀經書,屢試不得志,後抑鬱而死。祖父陳士珂,舉於鄉,終生未仕,做一個「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其父陳光詔,字金門,清乾隆己亥(公元1779年)舉人,官授知縣。他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極好。陳沆於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中舉,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中進士一甲一名,其策論文章,氣勢雄渾,論述精闢,筆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任廣東省學政,典廣東鄉試(廣東省大主考),任會試同考官。次年,任禮部會試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監察御史。陳沆卒年,《清史列傳》記爲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周錫恩撰《陳修撰沆傳》則言年四十一,當為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後歸葬於浠水縣西調軍山南麓。學宗宋儒,工詩。有《詩比興箋》、《近思錄補注》、《簡學齋詩存》、《白石山館遺稿》。 ► 3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