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怨慢 春晴和京少回用前韻
正帶夢、流鶯碎語。
似訴簾間,已收宿雨。
此日牆頭,花枝定是招行旅。
風光何處,總在斜橋極浦。
看纔過收燈,卻又是林邊,春筍將努。
倚簾曾暗許,錦鱗來太遲暮。
連朝春困,渾欲倩、東風扶住。
便從此、炙杏烘桃,怕難熨、兩眉愁緒。
憑闌久、斜陽紅斂,漸沈霞縷。
拼音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明熹宗天啓五年(1625年),陳維崧出世,幼時便有文名。十七歲應童子試,被陽羨令何明瑞拔童子試第一。與吳兆騫、彭師度同被吳偉業譽爲“江左三鳳”。與吳綺、章藻功稱“駢體三家”。明亡後,科舉不第。弟弟陳宗石入贅於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陳維崧訪冒襄,在水繪庵中的深翠房讀書,冒襄派徐紫雲(雲郎)伴讀。康熙元年(1662年),陳維崧至揚州與王士禎、張養重等修禊紅橋。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歲。
► 1702篇诗文
陳維崧的其他作品
- 《 東風第一枝 試燈夕同雲臣京少賦 》 —— [ 清 ] 陳維崧
- 《 洞仙歌 從楞伽上方塔後覓徑下坡過前村觀劇 》 —— [ 清 ] 陳維崧
- 《 夏日吳中寄內 》 —— [ 清 ] 陳維崧
- 《 謝池春慢 乙卯三月三日作 》 —— [ 清 ] 陳維崧
- 《 減字木蘭花 題彭爰琴小像 》 —— [ 清 ] 陳維崧
- 《 賀新郎 連朝霽色殊佳,桂叢復放,而寂寂空齋,秋尋無策,兼之溪蟹大上,手中不名一錢,俱恨事也。詞以自嘲 》 —— [ 清 ] 陳維崧
- 《 念奴嬌 丁巳中秋廣陵寓中病瘧不獲為紅橋平山之游悵然有作奉柬金觀察長真先生并示豹人穆倩孝威定九蛟門叔定 》 —— [ 清 ] 陳維崧
- 《 水調歌頭 送原白北上 》 —— [ 清 ] 陳維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