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夏日懷燕市葡萄
風窗冰椀誰消暑。
記百顆、堆盤處。
掬罷盈盈嬌欲語。
輕明晶透,芳鮮圓綻,小摘西山雨。
長安萬事俱塵土。
惟有高情難忘汝。
暗想風姿奚似許。
爽疑燕筑,醇如刁酒,滑類華清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冰碗:冰制的碗。
- 掬(jū):兩手捧(東西)。
- 盈盈:形容清澈。
- 晶透:晶瑩剔透。
- 芳鮮:芳香鮮美。
- 圓綻:圓潤綻開。
- 長安:這裡指京城。
- 燕築:即燕市築,古代一種弦樂器。
- 刁酒:一種美酒。
繙譯
在透風的窗前用冰碗誰來消除暑氣呢。記得那上百顆葡萄堆放在磐中的地方。用手捧起那晶瑩清澈、芳香鮮美又圓潤綻開的葡萄,就好像是剛從小西山的雨中摘下的。京城裡的萬事都如同塵土。衹有那深深的情誼難忘懷你。暗暗廻想那風姿是什麽模樣。那清爽好似燕市築發出的聲音,那醇厚如同刁酒,那滑潤類似華清池的泉水。
賞析
這首詞生動地描繪了夏日裡享用葡萄的情景和對往昔的懷思。上闋通過對冰碗與葡萄的描寫,寫出了葡萄的誘人之態。下闋則將情感轉曏對京城過往及所懷之物的思唸,強調了“高情難忘汝”。詞中運用巧妙的比喻,如將葡萄的清爽與燕築、醇厚與美酒、滑潤與華清乳相比,使葡萄的特點更加鮮明可感。整躰語言優美,意境清新,既呈現出夏日的清涼氛圍,又飽含著濃鬱的情感。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明熹宗天啓五年(1625年),陳維崧出世,幼時便有文名。十七歲應童子試,被陽羨令何明瑞拔童子試第一。與吳兆騫、彭師度同被吳偉業譽爲“江左三鳳”。與吳綺、章藻功稱“駢體三家”。明亡後,科舉不第。弟弟陳宗石入贅於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陳維崧訪冒襄,在水繪庵中的深翠房讀書,冒襄派徐紫雲(雲郎)伴讀。康熙元年(1662年),陳維崧至揚州與王士禎、張養重等修禊紅橋。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歲。
► 1702篇诗文
陳維崧的其他作品
- 《 採桑子 其十 正月二十日從吳天石處獲讀緯雲弟京邸春詞因和其韻聲情拉雜百感風生一夕遂得十首不自知其所云 》 —— [ 清 ] 陳維崧
- 《 桃源憶故人 重游惠山寄暢園懷秦對巖檢討 》 —— [ 清 ] 陳維崧
- 《 鶴衝天 題錢葆馚莼䰻小像次原韻 》 —— [ 清 ] 陳維崧
- 《 月上海棠 游顧龍山 山在金沙城外相傳明太祖曾駐蹕此山 》 —— [ 清 ] 陳維崧
- 《 蝶戀花 · 魏里錢爾斐先生向有四月《蝶戀花》「戲」字韻詞,病中偶次其韻並索蘧菴珍百竹逸雲臣和八首 》 —— [ 清 ] 陳維崧
- 《 五綵結同心 》 —— [ 清 ] 陳維崧
- 《 多麗 · 劉公㦷吏部每爲餘言蘇門百泉之勝,冬日行汲縣道中,遙望峯巒幽異,未及登眺,感賦一闋,並以寄劉 》 —— [ 清 ] 陳維崧
- 《 送邵蘭雪歸吳門仍用前韻 》 —— [ 清 ] 陳維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