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贊

藕竅藏身,不形一縷。 掀播風雲,澤徧大地。 彼其隠現大小之不同,終莫能逃乎應量之器。 明眼人前,可賤可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藕竅:蓮藕的孔竅。
  • 掀播:掀起、翻動。(播,bō)
  • 應量之器:佛教用語,表示能適應容納對象的容器或器具。

翻譯

像藏在藕竅之中,不顯現出一絲痕跡。能掀起和傳播風雲,恩澤遍及大地。它那或隱或現、或大或小有所不同,但終究不能逃離那個應量的器具。在明眼人面前,可被輕視也可被看重。

賞析

這首詩用簡潔而富有禪意的語言描述了羅漢的某種特質或境界。以「藕竅藏身」來形容其深藏不露,「掀播風雲」展現其具有非凡的影響力和能力。強調其無論狀態如何變化,都與「應量之器」相關。最後指出在真正懂得的人面前,對其價值有着不同的理解。整體充滿了神祕、深邃的宗教韻味和哲理思考。

釋大觀

釋大觀,字物初,號慈雲,俗姓陸,鄞縣橫溪(今浙江寧波)人。參北澗居簡於淨慈寺,悟旨,典文翰,聲稱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臨安府法相禪院,歷住安吉州顯慈禪寺、紹興府象田興教禪院、慶元府智門禪寺、大慈名山教忠報國禪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慶元府阿育王山廣利禪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編《物初大觀禪師語錄》一卷,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淨慈寺志》卷一○《法嗣》。 釋大觀詩,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其中單編的詩編爲一卷。輯自他書者附於卷末。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