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鐙(dèng):古代照明用具,也作「燈」。
- 熒熒(yíng yíng):光閃爍的樣子。
- 漏盡:指刻漏已盡,即夜將盡。
- 衾(qīn):被子。
翻譯
聽着鐘聲鳴響,這鐘聲何時纔會停息。 風停了鐘聲忽然也停了一下,夜將盡時就如同打更聲那般急促。 青燈閃爍着光芒,羅幔被捲起,我躺在秋天的病牀上,夜晚輾轉難眠。 憂愁着未來的日子緊迫,思念着遠方的故鄉和親人。 睡不着覺聽着鐘聲,鐘聲淒涼而又清越。 一聲聲數着已經敲盡,可秋天的夜晚還是沒有明亮。
賞析
這首詩以「聽鐘鳴」爲主題,營造了一種孤寂、憂傷的氛圍。詩中通過對鐘聲的描寫,以及風定、漏盡、青鐙熒熒、秋衾臥病等情景的刻畫,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對故鄉親人的思念。
開頭兩句「聽鐘鳴,鐘鳴何時息」,直接表達了詩人被鐘聲困擾的心情,同時也暗示了他內心的不安。「風定忽一停,漏盡如更急」,將風聲、鐘聲與時間的流逝相結合,進一步烘托出緊張的氛圍。
接下來,「青鐙熒熒羅幔卷,秋衾臥病夜展轉」描繪了詩人在病榻上的孤獨和痛苦,青燈閃爍,羅幔捲起,秋被中的詩人輾轉反側,無法入眠。「憂生來日促,思親故鄉遠」則道出了詩人的憂慮和思念,對未來的擔憂和對故鄉親人的眷戀交織在一起,使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最後,「不寐聽鐘鳴,鐘鳴悽復清。聲聲數已盡,秋天猶未明」,再次強調了鐘聲的淒涼和詩人的不眠,以及時間的漫長和夜晚的黑暗,加深了整首詩的憂傷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內心感受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複雜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