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釋子淳:宋代高僧。
- 師曠:春秋時著名樂師。
- 離婁:傳說中的視力特別好的人。
- 罔象:亦作「魍象」,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水怪或木石之怪。
- 玄珠:這裏比喻道的本體。
翻譯
我並非師曠、離婁之類的人,卻能清晰地領悟到那如罔象般神祕的玄珠所蘊含的道。心中剛剛萌動念頭,口中正要言說就如同形成了路徑,到底是什麼使得本來圓融澄澈的道有了分別和有無呢。
賞析
這首詩體現了作者對於道的感悟和思考。以師曠、離婁來對比自身對道的追尋,強調領悟道的獨特過程。詩中描述了心中對於道的感知如同即將形成具體路徑一樣,表達出那細微的感悟變化,同時也對道的本質究竟是怎樣的存在,以及人們爲何會產生關於有無等的區分提出疑問和思索,展現出一種深邃的哲理韻味和對精神境界的探尋。
釋子淳
釋子淳,俗姓賈,劍門(今四川劍閣縣北)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爲僧。初參玉泉芳禪師,次扣大潙真如之室,後徹證於芙蓉道楷禪師。住鄧州丹霞。爲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禪師法嗣。徽宗宣和元年卒。《嘉泰普燈錄》卷五、《五燈會元》卷一四有傳。今錄詩二百一十首,編爲二卷。
► 212篇诗文
釋子淳的其他作品
- 《 漁父詞五首 其四 》 —— [ 宋 ] 釋子淳
- 《 頌古一○一首 其二十九 》 —— [ 宋 ] 釋子淳
- 《 送止維那作丐 》 —— [ 宋 ] 釋子淳
- 《 頌古一○一首 其九十八 》 —— [ 宋 ] 釋子淳
- 《 頌古一○一首 其五十二 》 —— [ 宋 ] 釋子淳
- 《 偈二十二首 其二十一 》 —— [ 宋 ] 釋子淳
- 《 頌古一○一首 其十一 》 —— [ 宋 ] 釋子淳
- 《 漁父詞五首 其二 》 —— [ 宋 ] 釋子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