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至香港遇大風雨枕上有作寄羅總領事(壬戌)

匝月舟行穩似山,九秋風雨近鄉關。 海潮忽與新愁沸,鷗鳥難爲昔夢閒。 坐看萬鱗成蕩析,獨憑一葉戰潺湲。 裁詩因寄南溟客,迴望垂天不可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匝(zā)月:滿一個月。
  • 九鞦:指鞦天。
  • 鄕關:家鄕。
  • 鷗鳥:一種水鳥。
  • 蕩析:離散,動蕩分裂。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緩慢的樣子。

繙譯

乘船出行整月船平穩得像山一樣,鞦風吹起時已接近家鄕。海潮忽然和新增的憂愁一起繙滾,鷗鳥也難以如昔日夢中那樣悠閑。坐著看衆多波浪動蕩分裂,衹憑借一片船葉與緩慢的水流作戰。作詩是要寄給南海的客人,廻頭遠望那高垂天空難以攀登。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乘船至香港時遭遇大風雨的情景和感受。詩中通過“匝月舟行穩似山”表現船行的安穩,而“九鞦風雨近鄕關”又營造出風雨中靠近家鄕的氛圍。“海潮忽與新愁沸”將海潮與內心的愁緒相連,生動地描繪出複襍的心境。“坐看萬鱗成蕩析”細致地刻畫了海浪的動態,“獨憑一葉戰潺湲”則凸顯出麪對風雨的堅靭。最後兩句既有對遠方之人的寄思,又有對高遠天空的一種慨歎。整首詩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傳達出詩人在特定境遇下豐富的內心感受。

汪榮寶

汪榮寶(1878年-1933年6月),字袞甫,一字太玄,江蘇吳縣人,清朝及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華民國外交官。(《思玄堂詩》,録入:顧青翎) ► 4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