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張明府:「明府」在古代是對縣令的尊稱,張明府指姓張的縣令。
- **宏博:這裏指學問的博大精深。
- **韓柳:指唐代文學家韓愈和柳宗元,他們在文學上成就極高,倡導古文運動 。
- **素王:指孔子。古人稱孔子爲素王,是說他有王者之德而無王者之位。
- **妙道:精妙高深的學說。
- **聖朝:指當時所處的朝代。
- **徐州相:暫未明確其確切所指,可能是特定的某位在徐州任職有一定地位和影響力且符合某種情境的官員。
- **歸去篇:一般指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表達了陶淵明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及遠離仕途的決心。
翻譯
您在學問的博大精深方面,自認爲能位居韓愈和柳宗元之前,何況您還親自傳承了孔子那精妙高深的學說。如今聖明的朝廷還沒有出現類似徐州相那樣的人物(暫不明白具體隱喻的官職情境),您可不要輕易去誦讀當年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意即先別急着產生歸隱的念頭 )。
賞析
這首詩主要是作者對張明府的讚譽以及含蓄的勸誡。開篇以誇張的手法稱讚張明府學問超凡,能比肩韓柳,又強調其親傳素王妙道,突顯張明府學識淵博且正統。後兩句話鋒一轉,通過「聖朝未有徐州相」營造出一種朝廷還亟需人才的氣氛,然後勸張明府「莫讀當時歸去篇」,委婉地勸說他不要過早產生歸隱的想法。整體而言,此詩既表達出對張明府才華的肯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於人才效力朝廷的期待,語言雖精煉卻含義豐富,巧妙地將誇讚、寄託與勸勉融合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