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竿(gān):竹子的主乾。
- 爾:你,這裡指竹子。
- 霜姿:指竹子不畏寒霜的姿態。
繙譯
門外有千竿纖細的竹子,窗前有萬朵盛開的鮮花。鞦天寒冷,衆多的花草顔色都發生了變化,衹有你竹子那不畏寒霜的姿態值得稱贊。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清新自然。前兩句通過“千竿細竹”和“萬朵鮮花”的描寫,展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後兩句則在鞦寒的背景下,突出了竹子與衆不同的品質。衆色皆變,唯有竹子的霜姿可嘉,表達了作者對竹子不畏嚴寒、堅靭不拔的贊美之情。整首詩以景寓情,借竹抒懷,躰現了作者對美好品質的追求和曏往。
玄燁
即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皇帝。世祖第三子。順治十八年正月嗣位。次年改元康熙。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鼇拜輔政,鼇拜掌實權,八旗勛貴得勢。六年,親政。八年,逮捕鼇拜,革職禁錮。從此政治漸趨寬厚,永禁圈地,飭旗人不得虐待奴婢;又改內三院為內閣及翰林院。帝即位之初,清軍攻滅云南南明永歷政權,然三藩割據,尾大不掉;俄國侵略黑龍江流域;鄭氏臺灣政權亦與清朝對立。十二年,宣布撤藩,吳三桂等叛。嗣后用兵八年,至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亂。二十二年,使施瑯統兵攻臺,消滅鄭氏政權。旋設臺灣府、縣等官。二十四年,派兵圍攻雅克薩,驅逐俄國侵略軍。二十八年,與俄國訂立《尼布楚條約》,確定中俄東段邊界。以後因準噶爾部叛亂,于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親自領兵出征。五十九年,又派兵平定西藏極少數貴族分子勾結準部叛亂。我國多民族國家統一局面于此大為加強。在位時開博學鴻詞科,修《明史》、《一統志》等,籠絡漢族知識分子,重用漢臣徐乾學。親政后,除《南山集》案外,少有以文字得罪之人。于經史理學之外,又從西洋傳教士習數學自然科學知識,然對本國士人,仍以科舉取士,提倡程朱理學,而未嘗推廣西學知識。曾六次南巡,開支浩大,然途中考察河工,有所指示。對人民負擔情形,比較注意。五十一年,宣布從該年起所生人丁為“盛世滋生人丁”,不再加征丁銀。晚年吏治積弊漸多,諸子各樹黨羽,政局日趨復雜。卒謚仁皇帝。
► 11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