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父敦

昨日赋罢《天马鼎》,今日复示古敦牟。 山川连日发光怪,黄白下覆云油油。 此敦形制奇且古,两耳三足穷彫锼。 上作饕餮下蚩尤,细辨非簋非彝舟。 古人一物殚工巧,用盛黍稷神所羞。 珠盘玉敦载盟府,云以歃血亲诸侯。 流传千载历尘劫,却伴高士山之幽。 昭余自昔称晋薮,侯甲水作青瑶流。 丹枫孤阁踞其上,朝霞暮霭临窗浮。 先生静坐观众妙,图书万卷皆亲仇。 此鼎此敦置左右,苍然古色来商周。 庭列九宾发缇幕,令我一见生叹愀。 长安市儿宝康瓠,金敦玉敦知何求。 什袭归去闭高阁,会有光气腾龙虬。
拼音

王士禛

原名王士禛,賜名士禎,字子眞,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諡文簡。山東新城(今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順治十五年(西元一六五八年)進士,康熙四十三年(西元一七〇四年)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清初傑出詩人、文學家,繼錢牧齋之後主盟詩壇,與朱竹垞並稱「南朱北王」。詩論創「神韻」説,於後世影響深遠。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爲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好爲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録》、《香祖筆記》等。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