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鼎

昔在京师赋《方鼎》,年少笔力回千钧。 焦山鼎图岁在已,江海起立鱼龙奔。 迩来衰谢二十载,虽有意气无由振。 戴氏此鼎何处得,势如怪兽狞以蹲。 平头负戴到蓬户,四座动色谁敢扪。 云雷盘旋间饕餮,斑斑古色疑周秦。 凹中尾鬛状天马,缘凥鼯鼠拱且驯。 或云子午纪年月,或如癸甲兼庚申。 或云乾上艮在下,天山为遯理则均。 著马履鼠古所训,义云阴屈而阳伸。 制器尚象有深戒,寡闻尠见徒纷纭。 大巧坐令倕龁指,流俗岂辨饲与饙。 丹枫阁中尽奇古,此鼎屹立何雄尊。 市丘鼎龋任嘲笑,烹鸡何以羞明神。 不烦更问柳下季,历千万世存吾真。
拼音

王士禛

原名王士禛,賜名士禎,字子眞,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諡文簡。山東新城(今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順治十五年(西元一六五八年)進士,康熙四十三年(西元一七〇四年)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清初傑出詩人、文學家,繼錢牧齋之後主盟詩壇,與朱竹垞並稱「南朱北王」。詩論創「神韻」説,於後世影響深遠。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爲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好爲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録》、《香祖筆記》等。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