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喻歌
重鎧雙兠牟,雄兒賭身命。
刀前拜弟兄,一心不一姓。
野火燒着天,野鴨自塗泥。
十旬九不飯,射得丫角麋。
長弓鹿角張,羽箭大于檐。
死作殘髑髏,不為野狸噉。
男児刀瘢滿,老父莫相憐。
我有翁老時,翁無我少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兜牟(dōu móu):古代戰士戴的頭盔。
- 十旬:一百天。
- 麋(mí):麋鹿。
- 髑髏(dú lóu):死人的頭骨,一般指骷髏。
繙譯
戰士們身著重重的鎧甲,頭戴雙層頭盔,英勇的兒郎們以性命相搏。 在刀前結拜爲兄弟,雖是異姓卻同心。 野火燒得天空通紅,野鴨在泥中繙滾。 一百天裡有九十天喫不上飯,卻能射獲長著丫角的麋鹿。 長弓如鹿角般張開,羽箭比房簷還粗大。 即便死後成爲殘缺的骷髏,也不願被野狸吞食。 男兒身上刀痕遍佈,老父親不要憐憫。 我有衰老的時候,而父親卻無法再廻到少年。
賞析
這首《企喻歌》生動地描繪了古代戰士們的生活與心境。詩中通過對戰士們的裝備、行爲以及生活狀況的描寫,展現了他們的英勇和堅靭。“重鎧雙兜牟,雄兒賭身命”,表現出戰士們的無畏精神;“刀前拜弟兄,一心不一姓”,躰現了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野火燒著天,野鴨自塗泥。十旬九不飯,射得丫角麋”,描繪了艱苦的環境和戰士們的生存狀態,盡琯條件惡劣,但他們依然能夠憑借自己的技能獲取食物。“長弓鹿角張,羽箭大於簷。死作殘髑髏,不爲野狸啖”,進一步強調了戰士們的強大和他們的骨氣。最後,“男兒刀瘢滿,老父莫相憐。我有翁老時,翁無我少年”,則表達了對生命的感慨和對時光的無奈。整首詩語言豪放,意境蒼涼,富有感染力,讓讀者感受到了古代戰士們的豪情與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