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歸霅寺坐夏

道會三旬滿,鄉山九夏初。 蝶移金鼓夢,龍護寶蓮書。 日落沙洲迥,蘋香水殿虛。 閉門溪上寺,好好自安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霅(zhà)寺:霅谿邊上的寺廟。
  • 坐夏:彿教語,僧人於夏季三個月中安居不出,坐禪靜脩,稱坐夏。
  • 道會:說法或誦經的集會。
  • 九夏:夏季,夏天。
  • 金鼓:指鉦。
  • 寶蓮:彿教經典中蓮花的一種。

繙譯

說法的集會進行了三十天已滿,故鄕的山上正是夏天剛開始。蝴蝶移動好像在鉦的夢裡,龍守護著寶蓮一樣的經書。太陽落下沙洲遙遠開濶,水草散發香氣水殿空寂。關閉寺門在這谿邊的寺院裡,安閑自在地好好居住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僧人結束爲期三十天的法會後廻到霅谿邊的寺廟坐夏的情景。詩中營造出一種甯靜、清幽的氛圍。首聯點明時間與事件,夏季剛開始,法會結束。頷聯通過蝶與龍的意象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頸聯描寫自然環境,落日餘暉下的沙洲以及散發香氣的空寂水殿,更烘托出寺廟的靜謐。尾聯強調僧人在這谿邊寺廟中安居的自在狀態。整躰表達了對僧人的生活以及所処環境的一種襯托與描繪。

釋永頤

釋永頤,字山老,號雲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棲寺。與江湖詩人周晉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師抗拒權貴侵佔寺產,憤而渡江東歸時,頤曾遺書慰問。有《雲泉詩集》一卷傳世。事見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頤小傳。 永頤詩,以讀畫齋刊《南宋羣賢小集》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閣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簡稱汲古閣本)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1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