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少年

· 王翃
银鞍绣障,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春风锦袖,往来驰道,马腹及鞭长。 逢人掷眼,当垆索笑,行处有馀香。 柳絮空中,桃花水上,约略似轻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鞍繡障:裝飾華麗的馬鞍和錦繡的障泥(馬韉,垂於馬腹兩側用於遮擋塵土)。
  • 意氣:意志和氣概。
  • 馳道:指供車馬等奔馳的大道。
  • 擲眼:投以目光,這裏形容少年眼神飛揚。
  • 當壚:在賣酒的地方。壚(lú),舊時酒店裏安放酒甕的土臺子,也用以代指酒店。
  • 約略:大概,大致。

翻譯

那裝飾着銀色馬鞍和錦繡障泥的座駕旁,不知是哪家年少的公子,神色間意氣風發、飛揚灑脫。少年身着隨風飄動的春日錦袖,在寬敞的大道上來來往往,他的馬鞭長度正恰到好處,能輕鬆驅策馬匹。少年逢人便投去飛揚自信的目光,路過酒店時就尋歡作樂,在他走過的地方似乎還殘留着魅力的氣息。空中飄飛着柳絮,水上漂浮着桃花瓣,這場景和少年那帶着些放蕩不羈的輕狂模樣,倒有着幾分相似呢 。

賞析

這首詞生動地塑造了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形象。開篇「銀鞍繡障,誰家年少,意氣自飛揚」,直接點明主題,通過描繪豪奢的裝扮,凸顯出少年家境優越,並展現出其飛揚的神氣。「春風錦袖,往來馳道,馬腹及鞭長」,進一步刻畫其外在形象以及在大道上自在馳騁的場景,盡顯瀟灑風度。接着「逢人擲眼,當壚索笑」描繪少年言行,一個風流不羈又自信的形象躍然紙上。最後的「柳絮空中,桃花水上,約略似輕狂」,以景襯人,借柳絮飄飛、桃花逐水之景,暗示少年的輕狂灑脫,將少年形象與美好卻稍縱即逝的春景相聯繫,營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 ,情景交融,是一首對少年風貌描繪得淋漓盡致的佳作。

王翃

明末清初浙江嘉興人,字介人。本爲染工,勤學不輟,以布衣工詩,在明末竟陵派盛行之際,獨師法唐人。有《二槐詩存》。 ► 1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