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除夕(壬午)

· 王庭
白日竟空过,此夕岁还除。 无端遂周四序,忽忽未曾知。 才见春风哢鸟,又感秋霜摧叶,闲里亦须臾。 翘首试相问,天上此何时。 阳和喜,冰雪憾,果奚宜。 半生肉食徒尔,终守一床书。 慷慨谁多奇计,矍铄还堪大用,我老独非欤。 龌龊笑当世,文士莫同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無端:沒來由,無緣無故。
  • :循環、遍歷。 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
  • 哢(lòng)鳥:啼鳥。哢,鳥叫。
  • :摧殘。
  • 須臾:片刻,形容時間短 。
  • 陽和:春天的暖氣。
  • 徒爾:僅僅如此,只是這樣。
  • 矍鑠(jué shuò):形容老年人精神好。
  • 齷齪(wò chuò):這裏指行爲、品德惡劣。

翻譯

白天竟然就這麼白白空空地度過了,在這除夕之夜舊年就要過去。不知不覺四季已然循環交替,匆匆之間竟然都沒怎麼感知。纔剛看到春風中鳥兒歡快啼鳴,轉眼間又感嘆秋霜使樹葉凋零,就算在閒適的時光裏日子也過得飛快。擡起頭試着想問一問,天上此時到底是什麼時節啊。 春日的溫暖讓人歡喜,冰雪帶來的寒意不免遺憾,可究竟怎樣纔是適宜的呢?半生空有吃肉的好條件(指優越生活)卻沒什麼作爲,最終也只是守着一牀書籍。那些慷慨激昂的人誰有很多奇妙的計策呢,精神矍鑠的人都還能擔當大任,難道就我年紀大了就不行了嗎?嘲笑當今那些行爲品德惡劣之人,希望文人不要一同被人譏諷啊。

賞析

這首詞以除夕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爲背景,抒發了詞人對時光匆匆流逝的感慨。上闋通過描述四季的快速更迭,如「才見春風哢鳥,又感秋霜摧葉」,生動體現出時光飛逝,自己在不經意間就度過一年,充滿了對虛度光陰的感嘆。
下闋則由對自然時節的感懷轉而思考人生。「半生肉食徒爾,終守一牀書」表達對自身半生無所建樹的自責與反思;「慷慨誰多奇計,矍鑠還堪大用,我老獨非歟」則流露出對自己年老卻未能有所作爲的不甘。最後「齷齪笑當世,文士莫同譏」體現出詞人對當下不良風氣的厭惡以及希望文人保持操守、不被誤解的願望。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深沉,在對日常時光和人生境遇的描寫中,蘊藏着深刻的人生感悟與情懷。

王庭

清浙江嘉興人,字言遠,一字邁人。順治六年進士,授廣州府知府,官至山西布政使。所至以清惠廉潔稱。有《秋閑詩草》、《秋閑三仕草》、《二西草》、《漫余草》。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