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行

孤兒生,孤兒生,命不如,一抔土。 父母在時坐長筵,雷大鼓。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報府。 今年䕶羌,明年擊胡虜。 六月來歸,不得自言苦。 目汁稠濁,頭面生瘡。 大兄言視飯,大嫂言溉釡。 上髙堂,不見父與母。 下堂孤兒,淚下如縷。 使我朝行薪,暮不得束芻。 頃筐敝漏,緝之用荼。 鈎折無喙,鎌鈍無膚。 舍鎌㧞叢,棘棘斷行。 復甦刺傷我手,復裂我襦。 自念猶人,誰使為奴。 兄嫂如此,為不早去。 下從地下,當復何須。 髙秋八九,月墮嚴霜。 百草凋枯,牧豎絶糧。 驅羊下山,逸入他羣,不辨所亡。 願取我羔,莫攘我羊。 羊復戀子,箠之不將。 棄箠挽角,羊僵道傍。 拽羊囬家,兄與嫂睨。 三年不乳,毛尾空長,作何校計。 亂曰:羊鳴一何芊芊。 父母地下,將書寄與兄嫂:爾愛其羊,我愛其子。
拼音
李攀龍

李攀龍

明山東歷城人,字於鱗,號滄溟。少孤家貧,嗜詩歌,厭訓詁之學,日讀古書,里人目爲狂生。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擢陝西提學副使,累遷河南按察使。母喪,心痛病卒。官郎署時,與謝榛、吳維嶽、樑有譽、王世貞稱“五子”,又益以吳國倫、徐中行稱“後七子”,而以攀龍、世貞爲魁首,操海內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論詩不讀盛唐以後人集,文不讀西漢以後人作。攀龍有才力,詩以聲調稱,然古樂府似臨摹帖,並無可觀。文章失之模擬生澀,而效之者甚衆。有《古今詩刪》、《李滄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