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 李贄
元宵真是可怜宵,独对孤灯坐寂寥。 不是斋居能养性,嗔心几被雪风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可憐宵:值得憐憫、同情的夜晚 。
  • ****寂寥(jì liáo)**:冷落寂寞,形容寂靜空曠,沒有聲音。
  • 齋居:指家居時的素食生活,這裏指清心寡慾的生活。
  • 嗔(chēn)心:指生氣、發怒的念頭。

翻譯

元宵佳節本應是熱鬧歡樂的,可我正身處這極度冷清寂寥的夜晚,獨自對着一盞孤燈枯坐。要不是平日裏過着清心寡慾的生活修養性情,這寒冷的風雪都快要把我的憤怒與煩悶之情撩撥起來了。

賞析

這首詩以元宵佳節之熱鬧與詩人自身處境形成強烈反差開篇,展現出詩人在本該歡樂團圓的節日裏無比孤獨寂寞的心境 。「獨對孤燈坐寂寥」一句,畫面感極強,通過簡單的意象勾勒,就把詩人形單影隻、靜坐於燈下,周圍一片冷清寂靜的情景生動呈現。後兩句詩人將筆觸轉到內心世界,表明在如此惡劣的心境之下,幸虧日常「齋居」修養出的心性發揮作用,不然嗔怒之心恐怕早已被這寒夜的風雪所動搖。這種表達既體現出詩人自我修養的作用,同時也隱晦地表達出他在孤寒處境中的無奈與掙扎。整首詩情感真摯深沉,語言簡潔又飽含辛酸,從側面隱隱透露出詩人複雜而又孤獨的人生境遇。

李贄

李贄

明福建晉江人,字卓吾,原名載贄,號卓吾,又號篤吾,別號温陵居士。嘉靖三十一年舉人。不應會試。歷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爲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反對以孔子之是非爲是非,譏刺時之講周、程、張、朱者,謂皆口談道德,心存髙官,志在鉅富,品格反不如市井小夫。晚年往來南北兩京、濟寧等地。爲給事中張問達所劾,以「離經叛道」、「勾引士人婦女,到菴裏聽講」爲罪狀,甚至捏造「與妓女白晝同浴」等無稽之談,下獄,自刎死。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 155篇诗文

李贄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