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喜哀嘆五首

尹喜告世人。欲求長生道。莫求時世榮。我昔得道時。 身爲關府君。一日三賞賜。雜彩以金銀。不以爲己有。 施與貧窮人。白日沾王事。夜便習靈仙。餐鬆食苦柏。 微命乃得存。精誠神明佑。守真仰蒼天。感得天地道。 遇見老君身。難我以父母。卻遺五千文。祕室熟讀之。 三年易精神。授我仙聖方。都體解自然。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尹喜:相傳是春秋時期的人物,道教中尊爲「文始先生」,傳說中老子西出函谷關時,尹喜爲關令,請求老子留下教誨,老子遂寫下《道德經》五千言。
  • 長生道:指追求長生不老的道教修行方法。
  • 時世榮:指世俗的榮華富貴。
  • 關府君:指尹喜在關令的職位,府君是對官員的尊稱。
  • 雜彩:指各種顏色的織物,這裏指賞賜的物品。
  • 靈仙:指道教中的神仙。
  • 餐鬆食苦柏:比喻修行者的生活簡樸,以松柏之實爲食。
  • 微命:謙辭,指自己的生命。
  • 精誠:極其真誠的心意。
  • 神明:指神靈。
  • 守真:保持本真,指堅守道教的真理。
  • 老君:指道教的創始人老子。
  • 五千文:指《道德經》,因其全文約五千字而得名。
  • 都體解自然:完全理解自然的道理。

翻譯

尹喜告訴世人,如果想要追求長生不老的道教修行,就不要追求世俗的榮華富貴。我以前得道的時候,身爲關令,一天之內多次得到賞賜,包括金銀和各種顏色的織物。但我並不將這些據爲己有,而是施捨給貧窮的人。白天忙於公務,夜晚便修煉成爲神仙。我以松柏之實爲食,勉強維持生命。我的真誠感動了神靈,我堅守道教的真理,仰望蒼天。因此感動了天地之道,得以遇見老君。他用父母般的關懷考驗我,然後傳授給我《道德經》五千言。我祕密地熟讀它,三年後我的精神得到了改變。老君授予我成仙的方法,我完全理解了自然的道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尹喜的自述,展現了一個道教修行者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狀態。詩中尹喜放棄世俗的榮華富貴,專注於道教的修行,體現了道教追求長生不老和精神昇華的理念。通過尹喜與老君的相遇和得道經歷,詩歌傳達了道教信仰中的神祕體驗和對自然法則的深刻理解。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道教徒對超脫塵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嚮往。

無名氏

隋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6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