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方柄教授湖州

五湖之上開名津,白蘋紫蔓迷行人。 郡臨七泉疑無地,風入三吳别有春。 春風隨物改,人文不相待。 禮樂殊百年,詞章悲六代。 海陵大儒鳴鄒魯,當年襟佩誰同儔。 五經問難陋白虎,萬事經綸如騂牛。 滄桑嗟下土,泮藻歌前古。 龍馬真符難再逢,科斗陳編竟何補。 先生少小行誼尊,吹竽不向諸侯門。 栖遲獨抱遺經老,流落空憐壯志存。 五十為郎不得志,萬里君門虚有意。 伏生文學漢儒宗,閩國山川考亭地。 考亭草樹日已荒,哀歌自度髙雲涼。 春來但解種桃李,嵗久何心肥稻梁。 稻梁每妬士,桃李不言㤙。 青氊淹嵗月,皇墳在乾坤。 鼓枻苕溪上,深山桂枝長。 琴瑟還自更,衣冠安所放。 道澗學海遺中原,麟角無光蟲技繁。 欲從大雅回三極,早向頽流問一源。
拼音
羅洪先

羅洪先

明江西吉水人,字達夫,號念庵。羅循子。嘉靖八年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尋告歸。十八年召拜春坊左贊善,疏請預定東宮朝儀,忤旨罷爲民。卒後,隆慶初贈太常寺少卿,諡文恭,一說文莊。私淑王守仁,宗“致良知”之說,而有所修正。足跡所歷甚廣,注重考察,於天文、地理、禮樂、典章、河渠、算數諸學,無不窮究。有《冬遊記》、《念庵集》等。 ► 7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