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圖

· 邊貢
帝遣才人出漢宫,逺投殊域為和戎。 琵琶晩映娥眉月,觱篥寒吹粉面風。 終夜苦心懸北斗,隔年歸信託南鴻。 征鞍倦倚聊成寐,猶在長門女伴中。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才人:宮中女官名,這裏指王昭君。
  • 殊域:遠方,異域,這裏指匈奴所在地區。
  • 和戎:與少數民族修好、講和。
  • **觱篥(bì lì)**:古代簧管樂器,也作「篳篥」、「悲篥」。
  • 長門:漢宮名,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後居住於此。這裏代指漢宮。

翻譯

皇帝派遣宮中的才人王昭君離開漢朝宮廷,到遙遠的異國去爲國家講和修好。夜晚,琵琶映照着如峨眉般彎彎的月亮,寒冷的觱篥聲伴隨着吹拂在她粉面上的風。整個夜晚,她憂心忡忡,心向北斗(嚮往漢朝),隔年想要把歸鄉的心願託付給南飛的大雁。在旅途的徵鞍上疲倦地靠着,好不容易進入夢鄉,卻發現自己還在漢宮的女伴之中。

賞析

這首詩圍繞「昭君出塞」這一歷史事件展開。開篇點明昭君離漢赴匈的原因是「帝遣」「爲和戎」,交代事件背景。頷聯通過「琵琶」「觱篥」等意象,描繪出塞外淒涼荒寒的景象,同時以樂景襯哀情,突出昭君遠離家鄉的孤寂和哀傷。頸聯「苦心懸北斗」寫出她對漢朝的深深眷戀,「歸信託南鴻」則表達了她歸鄉的強烈渴望,進一步深化了昭君的內心情感。尾聯寫昭君在夢中回到漢宮女伴身邊,虛實結合,更添其思念之苦與身世之悲,委婉地流露出詩人對昭君命運的同情,同時也引發人們對古代女性這種悲劇命運的思考 。整體上,詩歌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動人。

邊貢

邊貢

明山東歷城人,字廷實,號華泉。弘治九年進士。除太常博士,擢兵科給事中,峻直敢言。遷衛輝、荊州知府,頗有政績。嘉靖時累官至南京戶部尚書。久官留都,優閒無事,日夜遊賞,遭劾罷歸。好藏書,搜訪金石古文尤富,一夕毀於火,遂病重而卒。善詩文,風格婉約,與李夢陽、何景明等稱“前七子”。有《華泉集》。 ► 14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