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南中楊生玉泉墨

萬竈玄珠一唾輕,客卿新以玉泉名。 御團更覺香為累,冷劑休誇漆點成。 涴袖秦郎無藉在,畫眉張遇可憐生。 晴窗弄筆人今老,孤負松風入硯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1. 萬竈玄珠萬竈:大量的爐竈,這裏指製作墨的衆多工坊。玄珠:黑色的珠子,這裏代指墨丸,古代有以墨丸製作的傳統。
  2. 一唾輕:形容墨丸製作容易,像是一口唾液那麼輕易就能製成。
  3. 客卿:原指在本國當官的外國人,這裏指這款新墨。
  4. 御團:宮廷所用的團墨。
  5. 香爲累:認爲添加香料是一種拖累,可能因爲香味影響了墨本質的品質。
  6. 冷劑:製作墨時加入的一些冷卻劑之類的成分,用於調整墨的質地等。
  7. 漆點成:形容墨色如同漆一樣烏黑髮亮,強調墨的色澤。
  8. 涴(wò)袖:弄髒袖子。
  9. 秦郎:可能是在制墨方面有名的秦觀(此處存疑,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資料) ,也可能泛指善用墨的文人墨客。
  10. 無藉在:意爲無聊賴,漫不經心 。
  11. 畫眉張遇:張遇是制墨名家,這裏「畫眉」可能是沿用張遇其墨可用於畫眉等用途的典故,表示這款墨的精良。
  12. 可憐生:可愛,令人憐惜的樣子。
  13. 孤負:同「辜負」,有虧欠之意 。
  14. 松風入硯聲:指磨墨時發出如同松濤風聲一樣的聲音,通常表示一種閒適的書寫環境和心境。

翻譯

衆多工坊製作那些墨丸像是一口唾液般輕易,新推出的墨以「玉泉」爲名。宮廷的團墨總覺得被添加的香料所累,那些號稱添加冷劑而烏黑如漆的墨也不值得誇讚。曾經用墨弄髒袖子、灑脫不羈的文人或許已不在,能用來畫眉般精良的張遇之墨讓人覺得可愛。如今在晴朗窗前揮筆寫字的人已衰老,真是辜負了那磨墨如同松濤般的入硯之聲。

賞析

這首詩圍繞南中楊生所制的玉泉墨展開。開篇通過「萬竈玄珠一唾輕」突出墨的製作似乎不難,新創的玉泉墨別具一格。頷聯將宮廷團墨和號稱用冷劑製成佳色的墨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對玉泉墨在品質上的某種自信,覺得其他墨存在不足。頸聯化用典故,提及用墨瀟灑的秦郎與制墨精良的張遇,借古人來增添詩的文化底蘊和烘托玉泉墨之妙。尾聯則由對玉泉墨的描述轉到對自身的感慨,詩人感慨如今自己老了,以往閒適揮筆、享受磨墨松風之音的時光不再,不僅是對青春不再、年華老去的喟嘆,也側面反映出玉泉墨給詩人留下諸多回憶和深刻印象,全詩在品墨中融入人生感悟,婉轉含蓄且富有韻味。

元好問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鬱,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819篇诗文